【摘 要】
:
目的:观察原发性前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 PAC)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 LPI)后眼前节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原发性前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 PAC)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 LPI)后眼前节形态学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PAC并行LPI的患者28例(48眼)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 UBM),分别观察LPI术前及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各个时间点颞上、正上、正下、颞侧、鼻侧共5个位点的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ing distance,AOD500)、小梁虹膜夹角(trabeculariris angle, TIA)、小梁睫状体距离(trabecular ciliary process distance,TCPD)、虹膜睫状体距离(iris ciliary process distance,ICPD)、虹膜晶体夹角(iris lens angle, ILA)、虹膜晶体接触距离(iris lens processdistance, ILCD)、虹膜厚度1(iris thickness, IT1)、虹膜厚度2(iristhickness, IT2)、虹膜厚度3(iris thickness, IT3)以及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的变化。结果:1.AOD500、TIA:术后较术前均增大(P<0.05);术后1周大于术后其余时间点(P>0.05)。2.TCPD:除在术后1天、术后3个月的正下方位点较术前的增加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时间点以及相应的位点较术前的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大于术后其余时间点(P>0.05)。3.ICPD:各时间点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ILA:术后较术前均减小(P<0.05);术后1天至术后3个月逐渐增大(P>0.05)。5.ILCD:术后较术前均增大(P<0.05);术后1天至术后3个月逐渐减小,其中术后3个月较术后1天的颞侧、鼻侧及正下方,较1周的鼻侧、正下方,较1个月的鼻侧ILCD减小(P<0.05)。6.IT1、IT2、IT3:除术后3个月时平均IT1、IT2值与术前比较减小(P>0.05),其余术后各时间点较术前均减小(P<0.05);在术后的各个时间点之间的比较中,术后1天至术后3个月逐渐增大,其中平均IT1值的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增大(P<0.05)、平均IT2、IT3值的术后3个月较术后1天增大(P<0.05)。7.ACD:术后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P>0.05);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LPI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平均ILA与平均ILCD的相关性显示二者呈高度负相关。结论: PAC患者行LPI术后周边前房明显加深,虹膜膨隆和瞳孔阻力减轻,但术后3个月内眼前节形态并不稳定,个别参考值有不同程度的回退,LPI术后有必要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2018年普洱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主体意识对女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2018xjkt18)。 摘 要: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学作品对女性主体意识从萌发到确立这一过程进行了脉络式的描述,从而确立了女性主义批评研究的方法,推动了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并对世界妇女的解放起到了关键作用。女性争取自身权益以及女性意识的逐步苏醒,已经在全世界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 关键词:女性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资助性计划项目《薇拉凯瑟创作中的多元文化碰撞》(编号:2019-ZZJH-515)。 摘 要:薇拉凯瑟作为美国上个世纪著名的女性作家,创作出了多部对世人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文学著作,比如《啊,拓荒者》以及《我的安东尼娅》,这两部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亚历山德拉”和“安东尼娅”两个典型的女主人公形象,正是这两个女主人公身上展现出来的优良品质激起读者对写两本小说的阅读欲望,
摘 要:《喧嚣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褔克纳的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作者在该作品中独具匠心地采用了多角度叙事手法,通过美国南方种植園主康普生家族三个儿子即班吉、昆丁、杰生和黑人女仆迪尔西的视角讲述了该家族南北战争前后的没落悲剧。本文以三兄弟和迪尔西的叙述部分为例,结合各部分所涉及的重要事件分析了各自的叙事视角,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以及作者塑造人物和组织语篇的方法。 关键词:班吉;杰生;昆丁
摘 要:《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作为典型的成长小说,描绘了主人公黛尔在诸伯利小镇的成长故事。引路人作为成长小说的重要建构要素之一,却鲜少得到研究。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正是在不同引路人的帮助和影响下,主人公黛尔逐渐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意义,走上了自己所寻求的荣耀之旅。 关键词:成长小说;引路人;女性意识 作者简介:王毓蓉,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作为世界三大小说家之一的欧亨利一直都驰名全世界。他的作品正好反映了美国文学內部独特的艺术技巧。所有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选取出好的素材,而且还能够从平常的生活中选取出好的主题。本身也能够反映出独特的意义。本文选取欧亨利的几个短篇小说,具体分析美国文学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欧亨利;美国文学;鉴赏策略 作者简介:徐斌(1979.7-),男,汉,河北沧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
1 某人住宾馆时,被人跟踪偷拍,作案者随后寄来了恐吓信及录像光盘。 2 警方接报后,对其住宿的客房进行了仔细搜查。
摘 要:本文结合凝视理论,分析《掘墓人的女儿》中犹太移民施瓦特一家受到父权凝视和种族凝视的双重压迫。在权力凝视压力下,小说中主要人物丧失了女性主体意识,抛弃了犹太种族身份。面对权力凝视,必然伴随反凝视的对抗。通过分析丽贝卡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犹太身份的建构,探讨积极的反凝视策略。 关键词:《掘墓人的女儿》;凝视理论;父权凝视;种族凝视 作者简介:刘璐(1989-),女,汉族,山东淄博人,研究生学历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项目名称: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E.L.多克托罗历史小说研究)(编号:KYCX18_05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2018B721X14)。 摘 要:E.L.多克托罗小说《纽约兄弟》中的移民群体行走在美国社会的边缘地带。小说中日裔美籍佣人星山夫妇、孤儿玛丽·伊丽莎白、德国佣人沃尔夫及匈牙利女佣茱莉娅处于美国社会底层。他们的阶层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