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从九十年代后半期至今,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中合作伙伴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人们在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进行的研究中却越来越强调一些技术和流程要素,而一个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因素—信任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操作中也是差强人意,信任问题一直是个“瓶颈”。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供应链信任是理论界和企业界都不能避免的重大课题。但是纵观现有历史文献,对于供应链信任问题的研究比较少,而且谈不上系统的研究,正是基于此,笔者对供应链信任展开系统研究。 本篇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了研究课题,并对相关的历史文献、供应链信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的意义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和供应链信任的动因进行了阐述,经济学理论为供应链信任的存在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外部环境为供应链信任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企业内在动机直接引发了供应链信任的产生;第三章对供应链信任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供应链信任是多维度的,并从新的角度将供应链信任划分为防范型信任、学习型信任和特征型信任。这三种信任模型依次处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上,而且对形成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第四章对如何构建供应链信任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提出了供应链信任的建立过程依次是防范型信任、学习型信任和特征型信任的建立和演变的过程。并指出供应链信任的建立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策略。这三种信任模式建立的依据是供应链信任的六个主要维度和动态变迁模型。第五章对供应链信任的控制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信任和控制并不是相互替代的机制,而是相互包容的。本文认为可以在供应链设计阶段通过科学的伙伴选择机制来控制逆向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则可以采用激励机制来加以治理;第六章是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结论有三点,它们分别是:供应链信任的定义、维度和划分;供应链信任的建立过程依次是供应链信任的三种模式的建立和演变过程;供应链信任的控制措施可以从合作伙伴的选择以及风险防范两个主要方面来进行设计。进一步研究方向指出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