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放大系统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详细阐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传输特性,并对其可控色散特性、非线性特性、带隙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的研究。基于掺Yb3+单偏振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搭建了全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放大系统,系统研究了多个参数对输出的影响,得到高重复频率,高平均功率的飞秒脉冲输出。论文的工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利用有限元方法设计了具有特殊色散特性的孔助实芯光子晶体光纤。通过控制纤芯空气孔的大小得到了具有两个零色散点的色散曲线,并优化了该光纤的二阶和三阶色散,使其满足光纤展宽器的色散匹配要求。同时基于白光干涉法搭建了色散测量系统,测量了多种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曲线。第二,在非线性实验中,由于孔助实芯光子晶体光纤具有两个零色散波长,实现了自频移孤子的稳定输出,消除了仅有一个零色散点光纤中孤子频移对入射脉冲能量的敏感性。第三,利用空气纤芯光子带隙光纤的低非线性和反常色散特性对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器输出的脉冲进行了压缩。利用全固带隙光纤和布拉格型光纤的弯曲损耗特性制作了带通滤波器,其滤波窗口的中心波长和宽度皆可调谐。第四,数值模拟研究了Yb3+光纤的增益特性,结合实验分析了放大级参数对输出脉冲能量的影响。利用分步傅立叶方法研究了放大过程中的自相位调制效应的影响,进一步数值模拟了非线性脉冲放大和压缩的过程,分析了三阶色散和非线性啁啾之间的相互补偿。第五,实验搭建了全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放大系统,系统中的增益光纤全部采用掺Yb3+单偏振双包层光子晶体光纤,利用非线性放大,得到比种子光更窄的脉冲输出。实验中详细分析了振荡级的锁模状态、振荡级输出脉冲光谱调制、放大级泵浦功率、放大级增益光纤长度等参数对系统输出的影响,得到了39 fs的最短脉冲输出和平均功率为23 W,重复频率为50 MHz,对应单脉冲能量460 nJ,脉冲宽度为109 fs的稳定高质量脉冲输出。并以此输出为光源对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器在高功率非线性、高功率紫外倍频、高速飞秒激光加工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其他文献
为讨论不同疲劳荷载范围和钢筋涂层厚度对服役带环氧涂层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两组共10根不同涂层厚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分别对其进行50万次、不同疲劳荷载上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谐波含量高等问题,结合同步旋转坐标变换理论提出一种谐波抑制方法。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分析时间谐波和空间谐波的
CBF基因主要功能是调控下游大量抗冷基因的表达。CBF基因是植物抗冷途径的枢纽,对增强植物的抗冷能力极为重要。本研究利用染色体步移法得到了新疆野扁桃(Amygdalus ledebour
基于卫星工具包(STK)进行运载火箭测控性能的仿真,同时考虑天基中继卫星与地基测站。定义并建立发射坐标系,设置时使用理论弹道及姿态数据。描述矢量和角度的定义,阐述相关测
针对在不同运行模式下多能流系统中各设备通常具有非线性工作特征使其运行特性与设计点发生偏移的问题,文中建立了变工况特性下的多能流系统多目标模糊协同优化模型。首先,在
采用百分位阈值分析法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网提供的1951年至2003年逐日气象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研究,确定出区域内的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并对成都双流机
针对目前基于远场Friss公式建立起来的传统三天线法测量天线增益过程中测量结果不确定程度很大的问题,文中以Ku波段角锥喇叭天线为例,首先提出用理论公式法计算出该波段的角
随着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现在已经从尖端科技慢慢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因为民用设备一般性能有限,想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到比较好的识别准确性,就要在实现时对
在飞机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结构中,长桁常在机身框、机翼前后梁、结构开口等部位附近终止,长桁终止端头的细节设计对加筋板的承载能力与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复合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