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湿地中磷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垂向迁移转化机制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d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磷在恢复湿地中的迁移转化及内源磷的释放风险对研究湿地系统磷去除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东滕州市七星湖湿地为研究区域,采集了湿地表层水体、大型水生植物、沉积物及其上覆水体样品,分析了磷的沿程分布规律,研究了环境因素对磷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磷的垂向迁移转化机制,计算了沉积物-上覆水体扩散通量,并分析了底泥沉积物磷的释放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在湿地中,各形态磷的污染负荷存在沿程下降的趋势。1)表层水体溶解性活性反应磷(SRP)浓度沿程降低,磷污染负荷在明水区域削减80%,在芦苇群落削减94%,在香蒲群落削减91%,水生植被有显著的SRP去除效果;在中游区段,表层水体的磷形态主要是颗粒磷(PP),植物群落PP百分比低于明水区域。对表层水体各形态磷影响最大的理化性质是酸碱度(pH)和溶解氧(DO)。2)上覆水体SRP浓度沿程降低,磷污染负荷在芦苇群落削减91%,在香蒲群落削减94%,削减幅度高于明水区域(81%);PP百分比在入口处较低,随后在中游区段增大。对上覆水体各形态磷影响最大的理化性质是pH。3)在沿程多数断面,间隙水各形态磷浓度在明水区域中比植物群落中高,间隙水主要以SRP为主,占总磷(TP)的46%~91%。对间隙水各形态磷影响最大的理化性质是pH和电导率(C)。4)在湿地入口处,明水区域的沉积物TP含量较高,达到1234.7 mg/kg,高于同一断面的芦苇群落和香蒲群落。在湿地出水口,明水区域沉积物TP含量降低,而植物群落沉积物TP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有机质含量与沉积物TP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磷含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5)芦苇在L1断面株高较高,但磷吸收量却不高。而在X3断面香蒲茎粗最小(20.18 cm),体内磷含量却高达2.74g/kg。(2)明水区域和植物群落存在不同的垂向迁移转化机制。1)明水区域、芦苇群落和香蒲群落垂向断面中,TP、TDP、SRP主要分布在上覆水体和间隙水中。TP、TDP、SRP在植物群落进水口处主要存在于上覆水体中,间隙水所占比例较低。2)湿地磷主要富集在沉积物中,在水体-植物-沉积物中所占比例为95%以上,其次是植物,最低是水体。3)明水区域间隙水各形态磷与沉积物NaOH-P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芦苇群落表层水体和上覆水体、间隙水和沉积物有机磷有显著相关关系;香蒲群落表层水体和上覆水体、上覆水体和间隙水有显著相关性。4)湿地磷素由沉积物向上覆水体扩散。湿地表层沉积物吸附指数(PSI)在湿地中整体表现出前段低后段高的分布特征,说明湿地前段沉积物磷最大吸附量相对较小。植物群落表层沉积物吸附饱和度(DPS)高于明水区域,PSI低于明水区域,表明植物群落表层沉积物磷更容易进入上覆水体。利用磷释放风险指数(ERI)对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的磷的潜在释放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湿地表层沉积物中磷释放风险处于高度风险范围,其中香蒲群落磷释放风险最高。在恢复湿地中,磷素由沉积物向上覆水体扩散,具有高度的磷释放风险;植物群落中水体各形态磷浓度和沉积物富集磷素均比明水区域低,植物可以降低区域磷污染负荷。本研究进一步正确认识和评估湿地水质净化功能,为科学规划恢复湿地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警用微小型无人机系统以其机动灵活,部署迅速,代价低廉越来越受到公安指战员的青睐,其任务领域也由传统的侦察与监视,不断向通信中继、空中投送、目标指示、战果评估、威慑与
拥有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是各大学音乐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和精通的一门技巧,它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的特点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实践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钢琴即兴伴奏能够激
电励磁同步电动机具有效率高且转动惯量小、功率因数可调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传动领域中。矢量控制技术得以有效实现的基础在于电动机磁链信息的准确获取,针对传统磁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