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固定组为A组(n=36例),因车祸受伤者14例,高空坠落受伤10例,剧烈体育运动伤8例,其他伤4例;累及左侧膝关节20例,右侧膝关节16例;Schatzker骨折类型Ⅰ型15例,Ⅱ型12例,Ⅲ型7例,Ⅳ型2例;同时累及膝关节其他软组织伤,半月板损伤12例、十字交叉韧带损伤7例、内侧副韧带损伤4例、软骨损伤5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设为B组(n=36例),因车祸受伤12例,高空坠落受伤10例,剧烈体育运动伤8例,其他伤6例,累及左侧膝关节18例,累及右侧膝关节18例;Schatzker骨折类型Ⅰ型者14例,Ⅱ型者11例,Ⅲ型者9例,Ⅳ型者2例;同时累及膝关节其他软组织伤,半月板损伤10例、十字交叉韧带损伤8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软骨损伤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相关资料及住院相关资料。采用VAS评分进行术后第1、3和5天疼痛感觉评分,统计和评测;采用Rasmussen膝关节评分进行术后的第3天、第2周和第3、6、12个月的膝关节评分;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术后第2周、第3、6、12个月膝关节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12个月的Rasmussen评分和Lysholm评分的优良率。结果:1.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肢患侧、受伤原因、骨折类型、膝关节损伤累及软组织部位及住院天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mm)、术中止血带应用时间(min)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A组术后第1、3、5天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3天、第2周及第3、6、12个月Rasmussen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2个月的优良率明显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2周和第3、6、12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的优良率A组结果明显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镜下具有放大作用,可直视下进行细微操作,并具有创伤小,避免切开关节囊等优点,进而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