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一科学论断,充分揭示了一系列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暴露的新矛盾。这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即是经济增速放缓与就业压力加剧之间的矛盾。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势必淘汰传统产能,大量岗位被有计划的削减,经济增长新动能尚未培育成熟,所能提供就业岗位数量有限。这一经济新常态中的阶段性落差对于普通高校本科生顺利就业影响显著。2017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新时期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校要加快步伐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急需的人才。既是对目前本科生就业能力滞后、匹配程度低这一核心问题的有效应对,更是对均衡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明确方向。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问题,既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稳定和谐,更对优化我国人才结构,助力中国经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考量,笔者选择以经济新常态为宏观背景视野指导,选定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A省三所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学生发展理论、人职匹配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等经典理论主张为基本遵循,编撰访谈提纲和调研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新常态下本科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以达成有效提升普通高校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的内在动力,是优化人才供给结构为目标,促进教育资源、人力资本与社会需求动态均衡配置的目标。首先,通过实证统计深度透析新常态下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问题现状,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本科生自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对本科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差距较大。(2)新常态下本科生亟需提升就业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次,通过深度访谈,对本科生就业能力问题分别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管理者、普通高校本科生、用人单位等主体,多角度探究本科生就业能力欠缺的影响因素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合归纳,力求以学生发展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为指导,完整剖析新常态下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最后,通过梳理新常态下影响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多层因素,挖掘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不足的深层次逻辑,提炼并归纳出提升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即:客观上营造支持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良好氛围,主观上要提高本科生的就业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