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管服”改革作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税务部门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部门,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变重审批为轻审批重监管,降低了办税门槛,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积极打造服务型税务机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队伍迅速壮大,蓬勃发展,国民经济地位和税收管理难度不断攀升,对于基层税务机关而言,中小企业数量占比达九成以上。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进程中,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在简化办税流程、精简办税资料、优化纳税服务、创新监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旧症新疾。本文立足于“放管服”改革,结合国地税机构合并,运用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C市W区中小企业税收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梳理总结分析了“放管服”背景下中小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较为突出的有:与“顾客导向”不符的税收管理质效偏低;放权不彻底、管理缺位引发的税收管理难度升级;优化纳税服务重形式、硬支撑不足。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和税收遵从理论,提出以纳税人为导向,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优化税收管理“放、管、服”各环节具体措施、提高整体协同性,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厘清业务职能边界,加强共享协作联动,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税收社会化管理等对策建议,着力打造“服务型、回应型、合作型”税务机关,营造优质高效便捷的税收营商环境,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