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是生产之要,农业发展之本。新疆是典型的绿洲农业区,水利更是绿洲农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因此,兴修水利成为历代中央王朝开发边疆、巩固边防、兴农备荒、促进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民国新疆水利发展入手,总结和研究民国时期开发边疆的成败得失成为许多专家学者考察的热点问题。从1912年到1949年,新疆水利建设在杨增新和盛世才时期发展较快,金树仁时期水利建设环境因战乱遭到破坏,而国民党时期水利建设出现了萎缩。特别是杨增新和盛世才时期兴建的一批水渠、水库、水坝等水利灌溉工程适应了新疆绿洲农业干燥少雨的气候特点,对当时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边疆地区的稳定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技术应用、工程管理、水利人才培养等方面逐步向制度化、现代化迈进。但也出现了盲目开发,只顾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利益和生态效益的问题,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民国时期新疆水利发展为切入点,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民国时期新疆水利发展作全面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分六个部分对民国时期新疆水利事业做详细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新疆自然地理环境和水利灌溉方式做简单介绍。第二部分全面系统地探讨杨增新时期、金树仁时期、盛世才时期和国民党时期新疆水利发展状况。第三部分对民国时期新疆水利发展的特点进行总结。第四部分从水利行政机构的变迁、水利工程的维护与养护、水租征收、分水及配水制度四个方面探讨民国时期新疆水利运作情况。第五部分从民国时期新疆水利纠纷产生的原因、影响、解决机制入手探讨近代新疆社会转型中政府与基层民众、水利与局域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六部分主要探讨民国时期新疆水利建设对当时新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今后新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