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榧树(Torreya grandis)属红豆杉科(Taxaceae)榧属(Torreya),目前种下仅一个规模栽培的品种香榧,而香榧是榧树中的一个优良变异类型。但是,在未受人为干扰的野生榧树资源中,种内性状变异复杂多样,其中种子性状作为重要的经济性状变异最为丰富,其形态、大小、理化性质、主要营养成分和风味都存在变异,存在一些综合性状优良,品质达到或超过香榧的优株。为发掘野生榧树中的优良资源,开发利用其遗传育种潜力,打破“千年一种”的局面,我们在榧树主分布区进行了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评价。本文是研究结果的总结,具体如下:1、在榧树分布区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调查、收集110个实生单株种质的基础上,对其种蒲、种核进行了纵横径、质量等物理性状的测定,分析了影响种子口感的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结果表明,榧树种子的大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发现了3个单株种质的脂肪含量高于香榧,9个单株种质的蛋白质含量接近或高于香榧。研究结果可为榧树资源的多用途开发打下基础。2、结合前人收集的103个榧树种质,对共收集的213个种质(其中142个具有种子)进行了基于种子和叶片外形数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分别确定了两个个体数分别为51和19的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库,并用方差分析结果说明初级种质资源库能很好地代表源种质;利用新建的适用于榧树的SRAP分子标记体系及ISSR分子标记体系对初级种质进行DNA水平的分析,利用NYSTS 2.0e软件根据DICE系数分析分子标记的分析结果,并按UPGMA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在初级核心种质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种形数据的核心种质15个、基于叶形数据的核心种质8个,两者没有重复,共占源种质的10.80%;对核心种质与初级核心种质就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H)、香农信息指数(I)、多态位点百分率(PPB)进行遗传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核心种质相对于初级核心种质种遗传多样性参数的保留率在89%以上,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该核心种质确定的技术体系可应用于其它经济树种核心种质的确定。3、对野外发现的特异榧(其年均苗高生长量是一般榧树苗的1.75倍,年均根径生长量超过一般榧树苗根径生长量2倍),用SRAP分子标记体系对特异榧与榧属其它6个种共8个样品(香榧、云南榧、巴山榧、九龙山榧、日本榧、圆榧、长叶榧、特异榧)进行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进行了亲缘关系聚类,并结合叶形指数的方差分析,对特异榧的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榧属6个种及特异榧8个样品可以分为四大类,特异榧与长叶榧、九龙山榧聚在一起;特异榧叶片形态偏向长叶榧;各种间叶形指数差异极显著,特异榧的叶形指数显著不同于与其它样品。推断特异榧是长叶榧与榧树的杂种。研究结果为特异榧的生产开发及缩短童期性状的育种打下了基础。4、比较同一产区的不同榧树雄株叶片、花序及单个花序花粉重等性状,结果均存在一定变异,其中花粉重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达到55.29%;不同榧树雄花开放时间前后相差7天,可以从中选择早、中、晚搭配的授粉品种;但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不同雄株的花粉在形态上差异不大。研究结果表明,雄株的多样性为雌性榧树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为雄性榧树优株的选择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