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实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科技和经济竞争的焦点之一,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作为国家科技战略的基本任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与知识成果储备不足、全面融入世界竞争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矛盾日趋凸现,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人们逐步认识到创新是组织生存和发展以及提高竞争力的来源。而创新过程则依赖于制度化的研发机构以及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和配套体系支持。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依托高校建设的一批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在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促进学科发展、提供创新成果、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推动了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高校重点实验室不仅是我国进行知识创新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技术源泉和重要动力,是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深入研究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绩效评价等问题不仅能够促进相关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而且在现实应用方面可为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论文按照理论到实践、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框架展开研究内容,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国内外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情况,研究了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探讨了高校创新基地的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湖北高校创新基地的实际进行了实证分析。 论文首先介绍了相关背景情况,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美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实践,包括实验室的地位、管理体制等。回顾了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演化阶段,即初创、曲折发展、重建、市场化改革和调整完善五大阶段。 其二是分析了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了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科技管理创新与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加强学科建设与培养高级人才功能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功能定位;提出了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功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