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西林(1893-1974)是中国现代喜剧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因其早期创作获“独幕剧圣手”之美称。本文以丁西林从抗战到建国时期的后期喜剧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教材中丁西林早期喜剧研究成果为起点,将后期喜剧创作与前期相互观照,通过对剧作文本结构、冲突、人物、语言等要素的分析比较,提炼出丁西林后期喜剧的特定模式和类型。全文除导言、结语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研究抗战时期创作的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通过与早期喜剧模式的比较,总结出丁西林独幕喜剧的创新之处:创作视野从“客厅”转向“院落”;注重现实环境对人物的影响:知识分子人物对自我的关注转向对民众的同情;“是与是”冲突转向观念与“是与非”的混合冲突;戏剧形态也由机智幽默喜剧转向讽刺喜剧。
第二章研究抗战时期创作的多幕剧《妙峰山》。分析在多幕剧中如何通过拓展时空来表现现实,在抗战的现实题材和作者熟悉的婚恋母题的结合中获得丰富的舞台效果,并巧妙地将重叠式冲突转化为“是与是”冲突。在音乐、意识与幽默手法上吸纳萧伯纳喜剧之长,通过知识分子主角的重塑与艺术手法的丰富,构建歌颂喜剧的美学形态。
第三章研究建国后创作的六幕剧《孟丽君》。通过对特定时代创作缘起的分析,提炼出具有“多重悬念”的严谨结构,隐喻式的“香草美人”情结与男女主人公的“谎言模式”。通过挖掘该剧对中国传统戏曲手法的借鉴,厘清剧作者的“话剧向戏曲学习”之途,并确立该剧的喜剧形态为“浪漫传奇”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