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由美国教育学家内德·弗兰德斯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由于它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为人们探索课堂教学规律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至今仍是西方教育界分析、评价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理想工具,因此本研究基于此理论展开。
文章第一部分阐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综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通过对12节小学课程的统计和分析,揭示了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的现状、特征及问题;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并对研究的意义和局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言语行为中,第1、2、3类言语行为普遍较少,但专家型教师这三类言语行为明显多于新手教师,高年级教师明显多于低年级教师,差异显著;在学生言语中,第9类言语行为普遍较少,但在男教师的课堂上,学生主动言语多于女教师的课堂,差异显著;其它师生言语行为较均衡,样本间差异不显著。样本中师生言语行为互动多为“问与答模式”,即(4,8)模式,相对单一;序对(9,3)、(4,9)、(4,3)在各样本中的出现频次皆为0次,说明创造性询答模式在我国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互动中极少出现。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从言语过程、言语方式、言语心态以及言语目标等方面提出了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