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自古便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其山岳绵延,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有着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一直以来,农业在台湾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认为,台湾地区是中国农业历史研究不能忽略的重要区域。本文主要针对荷据时期(1622--1660年)台湾农业进行研究。该时期是台湾农业发展的起始阶段,也是台湾农业发展的奠基时期,其农业发展的特点值得关注和研究。
本文主要以历史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查阅与考证,并综合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大农业的研究范围,从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移民人口状况、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水利事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及农副业的发展与转口贸易等方面入手,探讨处于荷兰殖民者统治下的台湾农业生产的分布、形成、发展及变化状况,试图揭示荷据时期台湾农业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荷据时期,在殖民掠夺的驱动及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荷兰殖民者推行“奖励”农耕措施,极力鼓励汉族移民来台从事土地拓殖和农业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的土地开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又采取“王田”制,把台湾的土地置于代表荷兰殖民统治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严格控制之下,同时还征收繁重的赋税及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其实质是一种重商主义殖民掠夺。
荷人据台38年,农业生产主要注重于粮食生产和甘蔗生产,即所谓米糖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台湾农业的全面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其客观上积极的一面。比如,荷兰殖民者曾对水利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及大力推进作物引进等,促进了台湾农业的发展;同时,荷兰殖民者鼓励汉族移民来台垦荒的措施也对后来的郑氏治台政策造成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