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田野对象是广州荔湾区北部的一个蔡氏宗族,通过对其在民间信仰复兴中的实践活动的研究,来把握民间信仰对当地人生活的意义。并希望以此理解当下华南地区地方社会、尤其是像广州这样现代化程度较深的地方社区,其信仰复兴的深层动力。
通过回溯民间信仰在广州地区近百年来的演变,本文认为,民间信仰是基于华南地方社会以宗族为主的血缘组织和以“兄弟村”为中心的地缘组织而产生的。在经过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基层社会的重构后,原本的民间信仰失去了其存在基础。华南地方社会的信仰复兴,是社会转型期间应对失序、寻求再建地方自组织空间的外在表现。为了说明这一点,本文引入了Bourdieu“象征资本”的概念,通过细致地展现蔡姓宗族成员在信仰复兴中的策略,以及信仰符号在不同仪式中的运用,来说明信仰是一种心理慰藉的同时,还是一套可以灵活运用的象征资本。在村民寻求自主性空间的历史实践中,此轮信仰复兴并非原有民间信仰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对话中进行的一次象征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