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视角论中国钢琴作品的美学内涵及其演奏——以钢琴曲《夕阳箫鼓》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是一件舶来品,虽然在传入我国的初期,我们所能用以演奏的钢琴作品大多数是欧洲的作曲家们所创作的,这些作品也集中的体现了欧洲音乐的审美特征。随着钢琴艺术在我国的普及,促进了钢琴作品在本土的逐渐发展,随之也产生了众多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蕴风格的优秀的作品。这些钢琴作品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又体现了西洋钢琴创作手法在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中的创新。因而这两种特殊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所展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引起了大多数钢琴作品的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浓厚兴趣。在此,笔者选取了我国著名的钢琴作曲家黎英海先生的经典作品《夕阳箫鼓》为研究对象,通过作品分析和演奏诠释来展示我国钢琴作品蕴含的深厚的、丰富的审美特征。  黎英海先生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钢琴对古筝、扬琴、箫等民族乐器音色的成功模仿,运用现代的作曲手段,结合钢琴优美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以及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景色秀丽、色彩柔美、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改编成功,将我国钢琴曲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部作品即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又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本课题首先对《夕阳箫鼓》的创作背景及作品地位进行简要的阐述;其次结合这部作品的和声语言,对其演奏技法进行探析;最后对这部作品的美学特点与音乐表现进行进一步的总结。
其他文献
期刊
产品语意学是将研究语言符号的构想应用到工业产品设计上的一门学科,它与语用学、语构学相互作用,在工业设计领域构成了设计的和谐关系。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
期刊
康保二人台是流行在张家口市康保县一带,以张家口坝上方言为语音特点,集民歌、说唱、歌舞、戏曲等艺术元素于一体的原生态民间艺术,它是蒙、汉文艺工作者用汗水浇灌出的一朵
在这个千奇百怪的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经典的美,而这种美都是有些被设计出来的,走在大自然中感受着自然之作,走在城市中感受着人类的奇迹,无论是出自大自然之手还是人类,它都意味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