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它是市场经济的稳定器,担任着保护经济竞争中的弱者,体现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养老保险制度既是一种经济制度,又是一种社会制度。它具有调整社会与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功能,能够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和文明进步、对保持社会处于稳定、和谐、协调运行状态的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结构和特殊的政企分离发展过程。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理论上引起了系统冲突,实践中造成了机关公务员、企业退休人员和农民养老金待遇差距过大。这种源于制度设计上的不公平,引起了企业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农民的不满,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显现,矛盾日趋激化,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隐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形势的变化,我国国家公务员、企业职工和农民三种养老保险制度并存的局面,已经暴露出与我国市场化大趋势的发展相背离的弊端,这就为我们选择和构造一个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契机。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国家从战略角度出发,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本论文就是在这样一个政策背景和时代背景下,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路径。期望能够通过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稳定器和减压阀的作用。本论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依据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和已有的研究理论,对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现状、并存弊端、完善制度途径以及对策措施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由外及里的层层分析;从制度体系、公平与效率原理、管理体制等方面对三种不同制度共存的弊端进行了剖析,为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用世界银行设定的借以判断养老保险改革设计优劣的四个标准细则检验本文所建议的路径,以证明制度改革路径的可行性;从现实角度出发,对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可能面临的问题、障碍进行了分析。这些对于统筹解决我国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丰富养老保险改革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四部分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对研究的背景和必要性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作者的主要观点。第二章,概述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介绍西方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理论基础,并分析这些理论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第三章,分析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分别概述我国三部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并指出其利弊;在本章的最后分析我国目前三种制度并存的弊端。第四章,覆盖城乡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模式。根据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提出今后建设我国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可行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