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藻酸降解菌的分离、特征及对海带的生理效应

来源 :青岛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k303968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病烂海带表面的褐藻酸降解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得到四株(菌株A1、A2、A3和A4)降解能力较强的菌株.以菌株A1和A3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条件和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对菌株A1的胞外酶-褐藻酸酶进行了初步分离及部分酶学性质研究.同时,对褐藻酸降解菌感染及褐藻酸酶作用引起的海带生理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为海带病害的发病机理和病害防治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共分离到23株褐藻酸降解菌,通过降解能力测定,筛选出4株高降解能力的菌株(A1、A2、A3和A4).菌株A1和A3经鉴定均为别单胞菌属(Alteromonas).2.最佳生长和产酶条件:初始培养基褐藻酸钠含量0.6~0.7﹪,NaCl浓度1.5﹪,氮源--A1:0.5﹪NH<,4>C1、A3:0.5﹪(NH<,4><,2>SO<,4>,pH7.5,培养温度20℃,培养时间72h.3.菌株A1褐藻酸酶反应的最适温度35℃,40℃以下相对稳定,最适pH7.0,在pH6.5~8.0之间较稳定,最适NaCl浓度0.35M,最佳保温时间40min;1mmol/L的Mn<2+>对酶反应有激活作用,而Zn<2+>、Cu<2+>、Ag<+>、Pb<2+>和Fe<3+>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4.褐藻酸降解菌的感染引起了海带细胞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
其他文献
公开市场招拍挂方式拿地难正在成为房企间的共识,股权收购方式获取土地可快速形成收入和利润,减少资金压力,提高拿地成功概率,在确保合法合规、经济可行和执行可控的前提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住房制度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中国政府在新时期探索了新的社会主义住房制度,住房由国家和国企统包分配到实现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转变.住房制度的改革,作
学位
目的制备重组PP65多克隆抗体(pAb),研制检测PP65抗原血症的ELISA检测试剂。方法表达及纯化重组PP65蛋白,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浓度,Western Blot鉴定重组PP65蛋白的抗原性。重组PP
该研究以8个银耳菌株为材料,研究交配型因子A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此8个菌株中交配型因子A只有两个等位基因,记为A、a.A和a型银耳孢子分别能产生一种激素,此激素互相
随着石油开采已慢慢步入中后期,越来越多的油气出现在砂泥岩薄互储层之中。这种油气储层具有水平低阻、垂直高阻的特性。常规的感应测井仪器由于只具有轴线方向上的线圈系因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渐紧缺,因此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土地利用转型,本文将对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