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既需要“请进来”,也需要“走出去”。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是实现“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如何使高校境外办学走稳走好,是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共同关心的问题。一项对我国高校境外办学的调查表明,35.71%的境外办学机构(项目)因故中断。国外资料显示,一些国家开设的海外分校也存在倒闭的现象。高校境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涉及高校内部资源整合、高校与合作机构关系建立、高校与外部复杂环境互动等诸多因素的联动和运行。本研究聚焦高校境外办学的运行机制,试图探索高校境外办学特有的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构建高校境外办学运行机制模型。本研究基于办学主体是起点、办学模式是关键、办学环境是保障的认识,提出高校境外办学系统“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办学环境”的三要素分析框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15所境外办学高校的36名师生(管理人员、外派教师、境外学生和专家)进行访谈;基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理论、跨境高等教育理论、制度距离理论,对高校境外办学的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和办学环境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及理论分析;对美、英、日、印四国的境外办学进行比较。通过上述研究,深入分析高校境外办学的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本研究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章提出研究问题、对象、目的和意义,述评前人研究成果,阐明契合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明确研究思路、方法及数据来源,厘清了相关概念;第二章分析了高校境外办学主体,通过对境外办学发展阶段、不同层面的办学动因以及内外部双重嵌套式办学主体的特征分析,较为全面地了解境外办学主体关系的形成逻辑;第三章分析了高校境外办学模式,首先对影响境外办学模式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受核心资源匮乏的影响,高校境外办学模式分为母体高校独资、中外高校联合、企业等外部机构提供办学条件等三种行为模式,以及海外分校、海外前哨和非实体跨境高等教育形式等三种组织模式;第四章分析了高校境外办学环境,现状呈现出中外国家的制度距离、政府顶层设计的缺失以及高校环境营造的不足等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五章对美、英、日、印四个国家境外办学的办学主体、办学模式和办学环境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获取有益于构建我国高校境外办学运行机制的启思;第六章通过前面章节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比较研究,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提出“五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及其逻辑关系。研究发现,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境外办学运行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必须着眼于七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办学主体之间的紧密关联度不够;办学主体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的平台;高校丧失对境外办学机构(项目)主要管理权;教学界面选择存在被动性和盲目性;制度距离增加境外办学风险和阻碍;缺乏政府顶层设计影响有序规范发展;高校氛围营造不足导致办学能力下降等;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构建了“动力激发机制、统筹协调机制、互补共生机制、环境适应机制和保障监督机制”等“五位一体”运行机制框架。动力激发机制采取政策导向、精神导向和物质导向的措施;统筹协调机制在人力资源统筹上发挥母体高校的平台作用实施“高校联盟”、在财力资源统筹上发挥政府“项目制”统筹作用、在物力资源统筹上高校积极寻求外部机构合作模式、在信息资源统筹上发挥政府作用搭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互补共生机制强调“资源互补、共同管理、对称收益”关系来解决收益分配和管理权博弈的问题,通过构建的选择原则和指标,可以筛选出使高校境外办学系统稳定性最高的互补机构;环境适应机制采取以人文本主动适应、弹性组织柔软适应、战略应时变动适应的措施;质量保障机制实施“四主体二原则”的措施来构建我国质量保障体系。本研究可以为高校境外办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制定境外办学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推进境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