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作为古代社会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居民的生计形态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长江下游地区作为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考古工作开展较早,文化序列较为清楚。公元前6000-4000年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由中期发展到晚期的重要阶段。本文通过对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等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分析,重点探讨公元前6000-4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古代居民生计形态的演变与区域差异,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一时空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本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和第一章。绪论主要是指出本文的研究问题,界定时空框架,回顾相关学术历程,梳理已有学术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一章则是为了本文研究奠定基础,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考虑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故有必要对长江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做一个简单分析;二是概述本研究所涉及的考古学文化,主要介绍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特征,考察古代居民经济生活的社会背景。第二部分:第二章与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等方面的材料进行量化统计与分析,并结合稳定同位素分析等古食谱研究成果,从微观分析的角度出发,分别考察跨湖桥文化时期和马家浜文化时期居民在采集、渔猎、家畜饲养与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异同,进而分析长江下游地区古代居民生计形态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第三部分:第四章,为本文的引申部分。基于宏观认识的角度,结合环境变迁和社会演变等研究成果,对公元前6000-4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古代居民的食物资源利用与环境变迁、社会演变的互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力求探索生计形态、环境变迁、社会演变三者之间的互动适应关系。第四部分:结语。概括公元前6000-4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古代居民生计形态的阶段性和区域性,阐明长江下游地区古代居民生计形态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此外,指出本文研究工作的初步性,对史前社会经济生活的演变及其隐藏在背后的动力与机制等问题,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发现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