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探寻——论冯至创作中个人观念的演变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被鲁迅称作“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在抗战爆发后来到昆明,开始了他个人创作的全盛时期。冯至作品中展现出了与以往创作不同的面貌,尤其突出的是他对个人观念的全新理解。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冯至就开始对作品中的“抒情自我”进行反思,努力挣脱个人狭小的天地,探寻克服个人精神危机的可能。不过,当时他尚未找到突破自己的有效途径。德国的留学生涯、抗战中的内迁经历和大后方的生活,都带给冯至重新理解个人的契机。他开始有意识地将个人,投入到与人民、民族、时代相关的场域中进行思考。同时,在对里尔克、歌德、杜甫等人的研究中,冯至积极发掘可供借鉴的精神传统,不断丰富他对个人观念的理解,以期构建全新的民族精神主体形象。
其他文献
在你的面容开始出现皮肤松弛、双下巴时,你能每天坚持做几分钟脸部操,就可以改善这些状况,使你的脸部皮肤重新绷紧。
叶灵凤是一位独具风格的现代作家,从1924年开始创作到抗战爆发仅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先后追随创造社、左联、新感觉派,创作了浪漫抒情小说、“革命加恋爱”小说和都市现代派小说。
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在新中国成立之际组织起了文艺界的力量,指出了全国文艺的新方向,并形成了新中国的文艺组织网络,对于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
学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个多重矛盾交织的时代,经济的繁荣壮大了资产阶级队伍,同时也造成了更多的穷苦人民挣扎在贫困线上;科学的发展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冲击了神权的基石,日薄
翟永明是当代“女性诗歌"最重要的代表诗人,在20余年的创作过程中,她的诗风不断变化,但“女性意识”是贯穿翟永明所有诗作的一根主线。在上世纪80年代,翟永明以激情喷射的白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