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人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规律性的演变,如:功能的演变和佛教人物画的世俗化演变。人物画的功能演变大致是由教育认识功能转向审美功能。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先秦至五代。二、宋元时期。三、明清时期。第一阶段,重人物画的教育认识功用。最早出土的长沙楚墓帛画《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中,便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天人感应”的认识。人物画负载着很强的表功颂德的功用。突出政治教化功能。同时也出现了少许审美意向为主的作品。题材内容多表现上层贵族阶层生活。第二阶段是宋元时期。宋时由于市民经济的发展,世俗文化的兴起,出现了文人人物画。文人人物画是重个人感受、重主观情趣表达、重审美情趣的作品。元朝时文人画上升为画坛主流,人物画发展呈式微状况。但受其影响,人物画也变为真正的文人画。作画的目的是“聊以自娱耳”。第三阶段是明清时明,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画家队伍中出现了以买画为生的画家,画家的创作要迎合买画者的需求,糊口之余才能进行发自内心的创作。通常称该时期为后文人画时期。该时期的优秀的人物画作品,大多是表达画家的主观情趣、抒发画家的情感以审美功用为主的作品。至此,古代人物画完全摆脱了政治说教的束缚,从政治、文学中走出来,成为画家们表达主观情感的自由的符号。 佛教人物画的世俗化演变概而言之:魏晋南北朗时期的佛教人物画侧重于世俗的苦难,来乞求佛陀的保佑。唐代佛教人物画则以人间贵族妇女形象为模特,来塑造佛陀、菩萨。从而使高高在上的神灵获得了一种与世俗的可亲近性。宋代的佛教人物画,更注意以劳动人民群众形象作为塑造菩萨、罗汉的模特儿,从而使神性进一步淡化,而为广大的芸芸众生所喜闻乐见。清代的佛教人物画,以五白罗汉的戏剧化处理为标志,则完全消除了神与人的隔阂。于是,服务于造神目的的世俗化真正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世俗化。惟其如此,作为宗教美术所应有的伟大、庄严感,也相应地退化了。它只能取悦于眼目,而无法提升心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