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转债定价的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quil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可转换证券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悄然出现,其融资规模呈逐年上升之势。目前,可转换债券已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可转换债券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理论来支持其良性发展。国内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文献很多,但研究结果存在很大争议。造成这种争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者的计算方法不同。不同算法对可转换债券理论价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市场价值与理论价值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可转换债券理论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偏离?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文献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内可转换债券定价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中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对现实经济社会做出一系列假设,并在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本文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模型;接下来运用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三种数值方法计算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并对这三种方法的定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运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进行分析,并判断前面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 本文总体上按照实证研究的范式来谋篇布局。具体来说,本文由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1-2章)是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第3章)是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的选择和参数估计,第三部分(第4-5)是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第6章)是研究结论。 遵循上述布局的方式,本文共分为以下六章: 第1章,前沿。在这一章,我们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在选题背景部分,我们分析了国内外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重点分析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趋势。在该部分,我们指出,可转换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公司债券,同时具有债性和股性的特性,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之一。在选题意义部分,我们阐述了进行可转换债券定价实证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以实证分析、定量分析和动态分析为主。 第2章,可转换债券定价的文献评述。在这一章,我们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可转换债券定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将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分为传统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和现代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其中,重点介绍现代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现代可转换定价理论可以分为单因素模型、双因素模型和三因素模型。从研究结构上看,现代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理论模型,即可转换债券价值满足的偏微分方程;二是偏微分方程的终端条件和边界条件;三是数值求解方法。我们按照这种研究结构,分别对单因素模型、双因素模型和三因素模型进行了文献评述。 第3章,模型的选择和参数估计。在这一章,我们根据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现状对现实经济社会做出了一系列的假设,在假设基础上,选择了适合中国市场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并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根据我们的假设,.我们选择了基于股价的单因素模型作为本文的定价模型。 第4章,数值方法与可转换债券价值的确定。在这一章,我们分别运用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了可转换债券市场的理论价值,并对这三种数值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计算过程中,限于各种算法的局限性,我们对原有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行了调整。我们的比较分析表明:第一,从理论上讲,二叉树图法和有限差分法的定价方式相近,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可转换债券条款的模拟最精确,最接近现实情况,而实证结果表明,二叉树图法计算的误差率最小,有限差分法次之,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误差率最大,二叉树图法与有限差分法的定价结果比较相近,蒙特卡罗模拟法与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的定价结果相差较大;第二,对于期限较短或接近边界条件的可转换债券而言,二叉树图法和有限差分法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实证结果相差较小,但对于期限较长且没有达到边界条件的可转换债券而言,二叉树图法和有限差分法与蒙特卡罗模拟法实证结果就相差较大;第三,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可转换债券理论价值均与市场价值出现了偏离,但绝大多数情况是理论价值高于市场价值。 第5章,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动态分析。在这一章,我们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分别运用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可转换债券价值进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主要注重两点:一是,检验前面得到的结论是否正确;二是,在动态分析中,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又呈现出什么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第4章得出的结论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三种计算方法都可以为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提供很高的实用价值,股改损害了可转换债券投资者的利益等结论。 第6章,结论。在这一章中,我们对前面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梳理,主要得出七条结论。第一,从模型选择的角度看,本文选择的是基于股价的单因素模型,经实证检验,这种选择是基本正确的;第二,在可转换债定价的数值算法中,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证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出入;第三,根据实证分析,从平均程度上看,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理论价值均高于市场价值,但具体到每个可转换债券,三种算法计算的可转换债券价值都出现了低于市场价值的情况;第四,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可转换债券价值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第五,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都可以为可转换债券的投资者提供很高的实用价值;第六,前言中,我们指出,提高投资者对可转换债券价值的认识,可以提高可转换债券的流动性,但其可行性不大,提高可转换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需要另辟跷径;第七,在实证分析中,我们还发现,2005年以来,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影响较大的股改,损害了可转换债券持有者的利益。 本文的创新点:在本文中,比较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在可转换债券定价方面的理论区别和实证区别,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创新点。在文献综述部分,我们发现,国内许多学者运用这三种方法为可转换债券定价。但是,一方面,他们得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出入,另一方面,并没有学者对这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在确定可转换债券价值上存在较大的区别,这是很多学者研究结果存在差别的重要原因。于是,针对三种算法在理论和实证上的区别,本文进行了带有创新性质的研究。经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几个比较新颖的观点:第一,从理论上讲,二叉树图法和有限差分法的定价方式相近,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定价方式对可转换债券条款的模拟最精确,最接近现实情况,而实证结果表明,二叉树图法计算的误差率最小,有限差分法次之,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误差率最大,二叉树图法与有限差分法的定价结果比较相近,蒙特卡罗模拟法与二叉树图法、有限差分法的定价结果相差较大;第二,二叉树图法计算的理论价值大约高于市场价值2—3个百分点,有限差分法计算的理论价值大约高于市场价值3—4个百分点,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的理论价值大约高于市场价值8—10个百分点;第三,对于期限较短或接近边界条件的可转换债券而言,二叉树图法和有限差分法与蒙特卡罗模拟法的实证结果相差较小,但对于期限较长且没有达到边界条件的可转换债券而言,二叉树图法和有限差分法与蒙特卡罗模拟法实证结果就相差较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