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对国外石油供应依赖越来越强,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从2000年的32.9%提升到2014年的58.8%。相比国内石油供应,从国外进口石油面临更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加强石油进口风险管理对保障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有重要的意义。石油进口风险主要包括油价波动风险和供应风险等,石油进口风险管理主要是对这些风险影响因子的识别、评价、控制等。在国际石油市场剧烈变动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石油成本有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石油供应风险是如何演变的?未来应如何改进石油进口策略?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能够为中国的石油进口决策提供更有用的政策建议和科学的决策参考。围绕这三个问题,本文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 (1)揭示需求因素、价格因素和原油进口来源结构三个因素对中国原油进口成本波动的影响规律。石油进口成本波动是石油进口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受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且对于这两方面的因素中国可控力度差异较大。本文采用LMDI指数分解模型从需求因素、价格因素和原油进口来源结构因素三个方面对2001-2012年原油进口成本波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价格因素和需求因素是影响中国原油进口成本波动的主导因素,而需求因素对进口成本波动的影响整体上又高于价格因素。原油进口来源结构变化对进口成本波动影响虽小但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未来在提高石油供应安全上应通过对能源结构的调整、节能减排等措施加强对原油需求的控制,同时还应提升对油价波动的应对能力。 (2)实现对石油进口系统性风险的动态评估,比较研究中美日德四大进口国石油进口系统性风险演变差异。由于石油贸易策略的差异,在面临国际石油市场剧烈波动时不同国家承担的风险是不同的。本文基于投资组合理论,通过改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提出石油进口国系统性风险度量方式并采用DCC-GARCH模型计算动态的系统性风险。实证研究发现美国原油进口系统性风险值和波动都是最小的,日本最大,中国和德国居中,这说明美国的石油进口策略较好地控制了来源于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中国石油进口策略则有待进一步改进以更好控制国际油价波动风险。研究还发现世界两大基准油价WTI和Brent价格变化对不同国家影响差异较大,Brent原油市场对四大石油进口国的影响高于WTI;而在油价大幅下降的特殊时期,四个国家的石油进口系统性风险对WTI油价更加的敏感。借鉴美国控制石油进口风险的策略,建立本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将是中国应对国际油价波动风险的有效策略。 (3)引入石油资源国异质性改进传统多元化指数,并从多个维度考察四大经济体外部石油供应风险演变及不同国家石油进口策略差异。石油进口多元化程度通常用来衡量一国外部石油供应风险,但忽略了石油资源国之间的异质性对供应风险的影响。本研究考虑资源国在国家风险和石油出口潜力方面的异质性分别是影响石油供应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要素,引入这两个因素改进传统多元化指数并与进口依存度结合起来度量外部石油供应风险。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维度不同进口国石油供应风险差异较大;日本是四大经济体中石油进口多元化程度最低的,其石油进口策略更加关注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欧盟进口策略很好地权衡了石油资源国的风险特征和资源属性;美国通过有效的多元化策略将进口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中国一直采取了很好的多元化策略,但随着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大幅增加,自2003年开始中国石油进口策略更加关注石油资源国的资源因素。 (4))引入多元化效应和资源国异质性构建石油进口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考察中国石油进口的优化空间。石油进口优化通常需要在成本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而目前石油进口优化研究对进口风险的度量未考虑多元化和资源国资源禀赋的影响,本研究引入这两个因素构建综合考虑成本与风险的石油进口优化多目标模型,利用MOPSO-CD算法得到石油进口优化的帕累托最优曲面,实证研究考察中国石油进口优化方向并对未来石油进口优化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委内瑞拉和阿联酋分别是中国降低石油进口成本和风险应重点加强石油贸易的国家,科威特是中国在降低进口成本和进口风险都应该重点加强贸易联系的国家,但增加从科威特的进口量中国将面临挑战较大。随着国内油气生产的大幅提升,美国大幅减少从委内瑞拉石油进口量,这给中国降低进口成本带来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