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比失衡与中国婚姻匹配模式变迁(1952-2006)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vide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市场化带来的物质文明的不断积累以及众多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尤其是收入不平等的加剧以及资产价格的不断膨胀,“经济状况、物质因素”在年轻人的择偶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CGSS2006调查数据按结婚年代的不同进行整理,发现: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婚姻匹配模式仍以门当户对的同质匹配为主;但从时间趋势来看,门当户对的同质匹配模式在80年代达到顶峰,80年代以后便不断下降,而非门当户对的匹配模式不断增加,并且非门当户对匹配模式又以女性向上婚配为主。与此同时,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确立为基本国策,80年代开始正式实施并严格执行。加上中国社会长期对男孩的偏好以及B超等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女孩出生数量大大减少,男女性别比失衡严重。我们认为,由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性别比失衡作为一种外生的政策冲击,是导致中国婚姻匹配模式变迁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经济学机制为:经济市场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异质性增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男女性别比失衡;男多女少的性别比失衡越严重,婚姻市场上男性之间竞争就越激烈,女性在婚姻匹配中的议价能力就越强,假设最初男女之间是同质的,男性之间的竞争使得男性各方面的条件普遍好于女性,最终导致结婚夫妻中男性的经济或非经济条件好于女性,即女性向上婚配。本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对上述机制给予经验上的检验,考虑到性别比与婚姻匹配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我们使用计划生育罚款数量占当地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工具变量,进行GMM回归,结果显示上述机制确实存在。我们还通过经济要素与非经济要素匹配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来考察市场化过程中非经济因素对婚姻决策的影响是否逐渐减弱,结果显示户口的作用依然重要,而职业与经济条件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另外,本文检验了性别比失衡对婚后家庭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性别比失衡不仅能够提高女性在婚姻形成时的议价能力,也能够提高女性在婚后生活中的家庭地位。
其他文献
空间错位理论是西方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自上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引发了大量关注弱势群体居住和就业空间机会的实证研究。近年来中国城市快速空间重构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间歇期应用白介素┐2的体会梁永生关键词白血病,粒细胞性,急性IL┐2/治疗目前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都主张大剂量强方案化疗,化疗后血中白细胞都出现大幅度下降
根据黄陵矿业铁路专用线运输组织要求,分析通信设备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相关规划和业务需求,结合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通过详细的技术比选,分析确定采用MSTP技术的通信传输系
独特的地域文化蕴育了徽州众多的古村落。徽州古村落群的高度集聚效应,诱发了区内古村落旅游资源的集聚屏蔽竞争,同时古村落市场感知的替代效应导致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的抑制
文章系统介绍了神华煤直接液化工艺开发历程,该工艺开发经历了0.12t/d BSU、6t/d PDU、关键设备的大型冷漠试验和工艺包开发、6000t/d工业化规模装置验证等阶段。分析了该工
为适应铁路行业的发展,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须紧跟铁路行业的发展步伐,转变原有课程设置体系,建立"分向定岗、产学结合、真岗实练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铁道交通运营管
当下,单纯的竞争是低效率的,合作是一项很重要的战略。人们往往执着于追求更好的合作,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的合作是需要建设管理的,需要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经验积累。通过
西方世界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自然到风景的审美转向,这种转向也深深地影响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克莱尔。克莱尔一生热爱自然、追求自然、书写自然,除了一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