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孝的观念,孝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孝文化在初期是作为一种道德伦理规范,目的是去调节家庭中的矛盾关系,并且规定在家庭当中,子女就必须要自觉遵守对父母行孝的责任,履行对长辈尊重敬爱的义务。从国家和家庭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古时候的孝文化是家国合为一体的,孝道不能脱离家庭和国家而单独构建。后期孝道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普遍认同和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所以孝道文化不仅占据了伦理道德的领域,通过许多儒家学派代表人和国家统治者的升华和丰富,俨然成为了一套全面的思想道德体系。孝道文化作为我国最基础的文化,并渗透到这几千年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尤其在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思想的传播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很严重的冲击。面对我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社会速度变快,家庭中内部关系恶化,社会中孝道观念的淡漠化,独生子女的情况下造成的养老难等问题面临了严重的挑战,这些都对孝道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首先关于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根据不同社会时期传统孝道文化的形成发展,相对系统地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其次阐述了中国孝道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且分别对各个时期的孝文化做了解剖和研究。最后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当代困境和缺失进行了评析,并且根据我国现如今的老龄化社会,养老困难等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现代孝文化建构的必要性,原则和途径分别进行了阐述。重点研究了有关传统孝道文化在当今社会遇到的问题,尤其对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创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构建现代孝文化,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