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岭南传统著名的道地药材中,以十大广药最为出名。十大广药中有三种药材来源于芸香科柑橘属,分别是广陈皮、广佛手和化橘红。本论文以广陈皮和广佛手为研究对象,对其药材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
广陈皮的来源为芸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Chachi')的干燥成熟果皮,主产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又名新会陈皮,为广东传统道地药材,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广陈皮中主要含有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为了保证广陈皮的药材质量,本论文以《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为指导,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建立种植基地,并对种植基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就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对广陈皮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开展广陈皮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广陈皮药材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
广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干燥果实。广佛手主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广佛手中主要含有香豆素类、多糖、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为了更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广佛手植物资源,本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广佛手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采收期的广佛手中5,7-二甲氧基香豆素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广佛手药材的质量标准。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如下:
一、广陈皮种植基地的选择及环境质量评价。
种植基地的自然条件以及环境检测是GAP的重要内容,是决定GAP药材基地选址的关键性因素。按照GAP的要求,在广陈皮的传统产区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种苗繁育基地对其自然条件进行调查以及种植地环境的土壤、灌溉水质进行详细的检测与评估,结果显示双水镇种苗繁育基地作为广陈皮种植基地各项指标均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应的标准。因此,最终确定广陈皮GAP种植基地设在双水镇水果良种苗木繁育基地。
二、广陈皮中三种黄酮类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
为科学评价广陈皮的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本研究对广陈皮中提取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简单快速的提取方法。同时,建立了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方法学的考察。
三、广陈皮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对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广陈皮中三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为确定广陈皮的适宜采收期和适合种植地区提供科学指导,并为制定广陈皮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广陈皮中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在10~12月均呈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橙皮苷的含量变化较小,而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受产地和采收期的影响较大。
四、广陈皮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里的要求,对广陈皮药材的水分、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检查项目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其限量标准。为保证广陈皮药材内在质量的可控性和均一性提供科学依据,将对广陈皮药材的质量控制起到促进作用。
五、广陈皮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
在对广陈皮传统种植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广陈皮的生物学特性和种植技术进行深入总结与研究,制定了广陈皮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本SOP依据广陈皮药材的生长特点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规定了广陈皮产地自然条件、育苗、移栽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质量标准、包装与储运等各环节的技术操作标准。本规程中各环节形成了完整的药材生产流程,对于广陈皮规范化生产的实行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广佛手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研究。
针对与广佛手主要药理作用相关的有效成分(5,7-二甲氧基香豆素)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质控方法,质量评价指标与药效密切相关,这对确保广佛手药材质量至关重要。同时,对广佛手药材还进行了色谱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本研究建立的5,7-二甲氧基香豆素HPLC定量分析和HPLC指纹图谱等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可用于对不同采收期、不同产地广佛手的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七、广佛手中5,7-二甲氧基香豆素含量变化及指纹图谱的研究。
就不同采收期广佛手中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变化趋势,为广佛手适宜采收期的确定、综合利用等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地开发利用广佛手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还尝试应用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对不同产地广佛手药材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并以广佛手药材对照图谱与四川、云南和广西佛手药材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为广佛手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方法。
八、广佛手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在上述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广佛手药材水分、醇溶性浸出物、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等检查项目进行了测定,并确定了限量标准。同时在鉴别项中增加了广佛手指纹图谱评价,以有效区分广佛手和其它产地的佛手,并且以广佛手中特征性成分5,7-二甲氧基香豆素为对照品,建立了广佛手药材中5,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含量范围标准,为保证广佛手药材内在质量的可控性和均一性提供科学依据,将对广佛手药材的质量控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