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时事教育必须加强研究,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强烈渴望了解社会,走进生活,融入社会生活。然而受到中学学业考试的影响和时事教育“有课程无教材无课时”的现实问题存在,时事教育仅仅作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时事背景或零散性开展的个别时事活动,“应试化”、“过场化”甚至“无用论”的现象屡见不鲜,时事教育处境尴尬。本课题研究基于国家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取样于温州市实验中学,是一项初中课程实施领域的应用性研究。把时事教育定位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关注学生参与时事教育的空间、时间的拓展,全面系统开展时事教育常态化的实践探索,以建构常态化开展时事教育的实践范式。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在阐述了时事教育常态化的内涵和意义。在摄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多角度多层次对时事教育常态化的研究意义进行分析,进而尝试给时事教育常态化下个完整的定义。同时立足对温州市实验中学时事教育现状的调查,进一步明确研究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为努力应对时事教育“有课程无课时无教材”的现实问题,重点开展时事教育常态化的实践探索。首先应借助校园文化资源,全方位拓展时事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途径,比如让校园墙体等显性资源“说话”、开展时事社团活动、开设校园“时事论坛”和创办《时事频道》报刊等多种时事教学活动方式;其次应立足学科课堂,积极探索学科教学和时事教育的整合,通过改进课前五分钟时事点评的操作方式和评选机制,并从导课环节、问题情境和课程资源等三种基本教学策略,形成有效的时事教育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的模式;再次要探索时事热点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时事热点课主题的选择、目标的设定、资源的开发与编排、活动形式与授课方式的变迁。最后归纳时事教育常态化的实践范式,并阐述时事教育常态化范式的特点和评价激励机制。第三部分是探索成果的分析和实践建议。通过对同批学生的跟踪问卷调查研究,再一次重申常态化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提出为努力使时事教育做到日常化,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转变教师的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发挥教育的合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