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进行腹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呼吸肌疲劳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且能够保证临床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在山西省中医院呼吸科进行病例的采集,在2014年9月到2016年6月期间,共收集住院患者68例。将所收集的病例完全随机的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治疗:常规给予低流量吸氧24h/d,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2ml+特布他林雾化液2ml雾化吸入,Bid;给予抗感染治疗,常规采用头孢美唑钠2g,静脉滴注,Bid;病情控制不佳时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0.3g,静脉滴注,Qd;痰多者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沐舒坦)30mg,静脉推注,Qd。注射用多索茶碱0.2g,静脉滴注,Qd。试验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腹针治疗,具体穴位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即腹针治疗中的引气归元处方,另配合有滑肉门(双),天枢穴(双),大横穴(双),带脉穴(双),喘甚加关元下。开始三天每日1次,其后隔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平均五分钟观察一次,观察患者具体反映,共施针7次。结果1.通过对临床治疗的观察,以及在总体指标的提示下,给出了以下的临床疗效评价,试验组通过基础治疗,再加上腹部穴位针刺治疗后,效果明显,在临床上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4.12%,而对照组通过基础治疗后,有效果,但与试验组相比较,效果不明显总有效率为73.53%,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在统计学范畴内可以确定为是意义的(P=0.045)。2.对于在中医证候中,试验组以及对照组的的主要症状组间比较方面来说,试验组经过治疗后在改善咳嗽、咯痰、喘息、气短、自汗等症状方面明显的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易感冒,神疲乏力方面,虽然临床效果方面好于对照组,但是这种优势的差异并不十分的明显,在统计学范畴内差异是属于无统计学意义的(P>0.05)。3.经过了周期的治疗,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于改善肺功能的方面,两组数值均都能够证明有提高肺的通气功能的改善。在经过腹部针刺治疗后,通过了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肺功能的比较,得出了试验组的患者肺功能的VC%、MVV%,虽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在改善程度未能达到统计学范畴的具有明显差异的标准(P>0.05),而对于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的FEV1.0/FVC、FEV1.0方面,与对照组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的改善,而且改善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呼吸肌力量及耐力检测方面,经过腹部针刺及常规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呼吸肌力量及耐力检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分钟步行距离明显增加。5.在血气分析方面,试验组在经过腹部针刺及常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SaO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在统计学范畴内的差异是有意义的(P<0.05),试验组的PaCO2在数值上虽然有下降的表现,可是降低的程度不明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但升高程度在统计学范畴内可以视为无明显差异(P>0.05)。6.在治疗的安全性指标方面,在治疗前后,所有入选病例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他安全性指标变化均未见异常变化。结论1.通过临床的观察,以及各项指标的检测表明,常规治疗配合腹针疗法能够在患者的中医证候,肺通气功能,呼吸肌力量及耐力检测,血气等方面产生显著的疗效,并且通过对安全性指标的观察表明,常规治疗配合腹针治疗,未见明显副作用,表明腹针疗法治疗AECOPD的呼吸肌疲劳是安全有效的;2.通过腹针疗法对AECOPD呼吸肌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试验观察可以知晓,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来讲,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与目前单纯西医治疗的方案来讲,具有显著的优势,从而表明了中医治疗方法对于治疗AECOPD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