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农业生产活动相比于其他行业,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及周期性的特征,涉及的因素也繁多复杂,由此决定了农业的稳定行及可控性较差。农业的这种独特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需求极大。当代农业正朝着信息农业方向发展,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积极利用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成果,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然而,现阶段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问题仍存在发展的瓶颈,农户信息供给基础设施薄弱、针对性不强、内容滞后、供给方式农户不接受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深入研究农户信息供给的现状、方式及效率,以提高信息供给的针对性,对加快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信息供给方式及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现状、供给方式及效率,探讨如何提高农业信息供给效率以保证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如期实现。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调研材料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方式及效率进行行系统研究:1.从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基础设施、人才队伍、资金投入、农业信息质量等角度阐述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的发展现状。2.依据农业信息供给理论基础,结合吉林省目前农业信息供给的发展水平,将吉林省农业信息的供给方式划分为传统方式与新型方式。传统的农业信息供给方式包括:大众传媒方式;人际传播方式。新型的农业信息供给方式包括:互联网络发布方式;通信技术发布方式。3.吉林省农业信息的供给效率综合评价实证研究。介绍农业信息资源供给效益的评价方法及农业信息供给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并对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效率进行评价。4.根据对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方式及效率所研究问题的全部理论与实证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对提高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水平、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方式及效率的改进提出建议,以期对吉林省农业信息供给起到政策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