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弄岗穗鹛2008年被确认为鸟类的一个新种后,有关其繁殖前后的家域及栖息地选择还未进行过研究。2012年3~4月,6-7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弄岗穗鹛繁殖前后的家域及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⑴弄岗穗鹛繁殖前的月域面积为20.90±7.38 hm2(MCP),45.51±20.50hm2(95%KH),核域面积为12.58±7.29hm2(50%KH),日域面积为9.25±3.20hm2(MCP);繁殖后的月域面积为19.74±4.79 hm2(MCP),63.48±22.93 hm2(95%KH),核域面积为16.10±7.13 hm2(50%KH),日域面积为4.61±3.11 hm2(MCP)。
⑵弄岗穗鹛繁殖前的日域和月域面积均要比繁殖后的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包括:繁殖前为了寻找配偶和寻觅巢址而扩大了活动区范围;二是繁殖后幼鸟对于家族的扩散运动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两个个体3-7月份的家域面积变化过程均为:增大-减小-再增大。这与雉类的研究结果相同,繁殖前为了寻找配偶和搜寻营巢地导致活动区面积扩大,在繁殖期趋于缩小和稳定,而繁殖后期随着幼鸟发育的完善而活动区得以增加。
⑶选取16个因子对弄岗穗鹛繁殖前后的栖息选择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繁殖前弄岗穗鹛栖息地的主要特征是:灌木盖度小、乔木矮、乔木胸径小,海拔高、坡度较大。裸岩高度(Wilksλ=0.773)、乔木数量(Wilksλ=0.891)、灌木均高(Wilksλ=0.606)和草本盖度(Wilksλ=0.601)是直接影响弄岗穗鹛繁殖前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差异性的因子。弄岗穗鹛繁殖后栖息地的主要特征是:落叶较厚大、裸岩比例大,草本盖度小、乔木胸径小、乔木矮。裸岩高度(Wilksλ=0.766)、乔木盖度(Wilk,sλ=0.352)、乔木数量(Wilk,sλ=0.330)、灌木盖度(Wilksλ=-0.278)和草本盖度(Wilksλ=-0.715)是直接影响弄岗穗鹛繁殖后利用样方和对照样方差异性的因子。
⑷在海拔高度上,繁殖前弄岗穗鹛的海拔高度要远高于繁殖后,体现出了垂直迁移的现象。而繁殖后其对落叶较厚和草本盖度较大的生境选择,主要是为了满足幼鸟的食物需求,幼鸟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食物资源,而在落叶较厚,草本盖度较大的生境中无脊椎动物分布较多;此外,在草本盖度较大的生境,还为昆虫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弄岗穗鹛在繁殖前后均对乔木盖度较大的生境有一定的偏好,上层植被盖度较大的隐蔽场所有利于鸟类的存活,降低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弄岗,穗鹛对于上层植被盖度较大的生境的选择是否具有进化适应意义,以及是在否是对周围生境的一种权衡,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弄岗穗鹛潜在的威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