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为国际领导概念确立一个分析框架,然后通过美国的国际领导实践来阐述在全球管理中实施国际领导,尤其是变革型国际领导的必要性。同时,本文还认为,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中国必须要有国际领导追求。 人们生活的世界还很不安全,各种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上述问题的解决,任何单个国家均无能为力,需要进行全球管理,这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但是,当前全球管理的效果明显不佳。如何增加全球管理的效力,各大国没有一致的看法,也无力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就目前来看,在全球或其他层次框架之下,各国通力协作,在多边主义方式基础之上解决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体现了公平和公正原则,具有道德合法性,容易获得各国广泛认同。但是,目前多边主义的效力有限,其原因就在于缺乏国际领导,所以要加强国际领导。要加强国际领导,首先就要对它进行明确的理论界定。因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而目前对国际领导问题的研究存在诸多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多数是主题研究而不是理论研究;没有系统化的理论总结;将霸权和支配等概念与国际领导概念相混淆甚至等同,等等。 鉴于前人关于国际领导研究的贡献,以及将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研究视角,所以本文定位于仅仅对国际领导问题的一种解释。在史蒂文·卢克斯三维权力观和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的领导概念基础上,本文认为,国际领导指的是:某个领域的潜在或实际领导者,通过运用自身权力资源来激发追随者的动机和主动性,从而形成双方在动机、目标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共同基础,以应对国际关系中影响人类安全、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规划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际领导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点。首先,国际领导既是一种状态(领导地位),也是一种过程(领导行为)。其次,它包含着领导者和追随者,是二者的互动关系。意味着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动机、目标和价值观念拥有共同基础,或者说通过互动过程,实现动机、目标和价值的趋同;在双方关系中,领导者处于主动地位,但强调追随者的主动参与和贡献,追随者也能实现对领导者的领导,尽管可能是暂时的和阶段性的;领导者还要设法满足追随者的动机和需求。同时,领导者和追随者不一定非得是主权国家,也可以是超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第三,国际领导也是权力运用,在国际无政府状态和主权国家体系中更需要道德合法性。第四,国际领导的实质是应对变化,激发变革,理想状态下还应该要预见变化。第五,全球管理需要国际领导,以建立稳定和谐发展的世界秩序。 根据国际领导实施的动机、过程和结果,人们把国际领导划分为两种类型:交易型国际领导和变革型国际领导。交易型领导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利益交换。变革型领导则是通过动机的互动,实现领导者和追随者双方道德水平的提高。相对而言,变革型国际领导更加强调道德性。因此,从二者的内涵来说,变革型国际领导更符合道德主义的要求,更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建立。同时,变革型国际领导也意味着不仅在动机和结果上要符合道德主义的要求,在国际领导的具体措施上也要符合国际道德。 国际领导需要三方面的条件:权力、冲突和价值观念。权力是实施国际领导的基础,包括:非对称性权力资源(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国际威望和软实力。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冲突产生了国际领导的需要。价值观念催生国际领导行为。国际领导过程主要通过在多边主义基础上,激发相互动机,从而形成共识,采取共同行动。即依靠淡化强制权力意识,通过对话协商,缓和各种利益、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树立共同目标。国际领导的效果主要通过领导者和追随者预期目标实现的程度来衡量,它包括:观念和形式上的认定,如达成某种共识;客观标准和依据,它可以是某种技术手段或者行动结果。 总体而言,国际领导有以下特点。第一,国际领导强调对多边主义的尊重。第二,国际领导具有冲突性的和竞争性。第三,国际领导具有道德性。第四,实施变革型国际领导更能实现全球管理的目标。 从战后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国际领导实践来看,其理论支撑是威尔逊“让民主安存于世界”的理念。美国实施全球领导的努力和尝试主要体现在建立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上。尽管美国在这两个制度的建立过程中暂时实施了国际领导,并且冷战结束为美国实施全球领导提供了契机,但是,美国未能成功实施全球领导。其主要原因包括:美国的全球“领导”(主导或霸权)战略与国际领导的道德主义要求格格不入;美国追求领导地位的单边主义策略手段违背了国际领导的多边主义要求;美国的实力局限了其全球领导作用的发挥。 美国曾在双边关系和议题领域中成功地实施过国际领导。在“马歇尔计划”中,美欧双方拥有较多的动机基础,因而比较容易通过互动而达成共识,从而便利美国实施国际领导。“马歇尔计划”能够成功实施,除了共同的动机基础之外,还因为领导成本相对较低,并且实施范围不大,便利集体行动。但是,“马歇尔计划”在实施中具有浓厚的交易色彩,因而它是一种交易型国际领导。在非殖民化运动发展过程中,美国通过对民族自决原则的内化和推广,促进了该原则在原殖民地地区和第三世界的普及和深化,有效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和胜利,因而美国在其中实施了一种观念领导。并且,从非殖民化运动的发展来看,双方在这个互动过程中实现了道德水平的提高。所以,这种领导属于变革型国际领导的范畴。非殖民化运动的发展,表明符合道德主义要求的价值观念在国际领导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全球化一方面加深了全球相互依赖,另一方面也要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管理。G20的出现,就是应对全球经济动荡一种努力和尝试。在G20的成立和运行过程中,美国也实施了国际领导,但是这种国际领导带有一定的交易特征,因而还远远不够。要想避免经济动荡,就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这要求包括美国在内各国追求并实施变革型国际领导。而且从整个全球关系的管理来看,更需要变革型国际领导。因为它符合道德主义要求,容易获得各行为主体的认同,从而促成共同行动,推动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人们说当今世界秩序不公正、不合理、不平等,其实就表明它们不符合国际道德的要求。因而,通过实施变革型国际领导,推动公正、合理、平等的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则意味着普遍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这又印证了人们对变革型国际领导道德主义本质的判断。 美国的经验表明,在全球管理中实施国际领导是可行的。而要实现全球管理的目标,关键就在于树立并内化符合国际道德要求的价值观念,并以这些价值观念为指导,采取符合国际道义伦理的措施来实现共同目标,即要鼓励实施变革型国际领导。 中国是个新兴大国,其国际影响与日俱增,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国际事务,不仅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同时也会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就目前来看,中国积极追求实施国际领导应该是很好的选择之一。首先,中国实施国际领导的一些条件已经具备,包括:国际关系及其治理中充满冲突的现实;中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基础;“和谐世界”战略中“以和为贵”的理念与国际领导的目标不谋而合。其次,实施国际领导就要求中国:积极稳定与世界的关系;对国际体系做贡献;领导好自身。第三,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实施国际领导有其必然性。这包括中国:大国地位的需求——建立合法性;大国责任使然——坚持道德主义传统;大国利益所决定——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大国理想的目标——建立稳定和谐的世界秩序。 在全球管理中实施国际领导,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但是,领导者如何实施有效的国际领导?人们认为,最起码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即:要确立国际领导的目标;选择符合国际伦理道义的价值观念;明确国际领导的对象;认清实施领导的障碍。 总之,全球化时代呼唤全球管理,而建立在尊重和坚持多边主义基础上的国际领导模式是个很好的选择。从国际领导自身的特征和领导实践来看,它能够实现管理目标。为了更加有效地管理全球,需要鼓励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实施变革型国际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