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不是隐身的,翻译的主体之一是译者。在传统翻译理论下,以原语为中心的翻译观确立了原文的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而翻译却被视为是对原作的模仿和再现,其在本质上是一种派生的、仿造的,甚至是复制品。这种以原语为中心的翻译观以及对翻译自身价值的贬低导致了译者的“隐身”,进而导致了译者地位的降低及其身份的模糊。直至“文化转向”之后,特别是在阐释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之后,翻译理论家才开始越来越重视作为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主体——译者的重要性。译者从来就不是,也不应是一个不带任何个人特点与色彩的语言转换机器。在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涉及到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个主体,而译者是中间最为重要的一个主体。尽管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限制了其主体性的发挥,但是,译者在很多方面还是可以发挥其相对的主体性。比如在挑选译本、对原文的理解和译语的重构等方面,译者的个人经历、思想感情、动机态度、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将不可避免的参与、融入其中。洪昇的代表作《长生殿》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巨大轰动,是中国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以译者主体性理论为理论支撑,对比分析杨宪益夫妇及贺淯滨教授所翻译的英文译本,来探讨两个译本中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一下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本论文的大纲。其后的四章以译者主体性为理论支撑,对《长生殿》两个译本展开系统详细的对比研究。具体而言,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介绍关于对《长生殿》本身的研究和译者简介、《长生殿》译本的研究现状、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对中国典籍翻译研究的现状和译者的作用和地位。第三章是为第四章的对比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的理论框架部分。首先阐述了译者主体性的具体含义,然后归纳介绍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即译本选择、译本理解和对输出三个阶段。第四章对两个译本进行的系统比较。主要是从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着手,即译本选择、译本理解和对输出。其中关于输出阶段的分析主要从典故、人名、曲牌和下场诗的翻译处理方面的对比研究。最后,第五章是结论部分。作者根据前面的系统分析,在译者主体性理论的关照下对两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做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