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被打破,经济全球化使21世纪世界秩序的内涵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不但反映了世界朝向多极化不断演变的趋势,还体现了国际社会成员期望通过构建多级的世界体系来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谐世界的新构想是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的。它的中心理念就是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这也是国际社会多数成员国多年来的奋斗目标。这一新的理念的提出,引发了国际社会成员的普遍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反映了中国政府对未来国际关系发展的期望,更为重要的是,和谐世界观所主张的目标和观念超越了以往的国际秩序,成为了一种适应时代要求、代表全人类共同意愿的新的国际秩序观。中国既是“和谐世界”新国际秩序观的发起者,同时又是其主要推动者。和谐世界注重的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的普遍安全,不是仅限于保护个别大国的安全。和谐世界主张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倡议不同文明国家之间的相互包容、共同发展,是对西方文明中心论的否定。和谐世界观中的新安全观、文明观、包容观、合作观、互利观以及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的目标,突破了西方传统的国际秩序构想,是对西方主要国际秩序的超越,因而和谐世界构想成为了一种崭新的国际秩序观。和谐世界的新构想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反映了世界人民希望和平、发展、合作的心声,对推动国际秩序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必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未来国际秩序的发展产生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政府不仅提出“构建和谐世界”这一顺应时代要求的国际新秩序观,而且也在努力践行和谐世界秩序。实践证明,将“和谐世界”国际秩序观由理论发展成为现实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定要经过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为了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中国在积极营造,建设一个和平发展环境的同时,还要增强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和谐世界”新国际秩序的构建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