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意译,英文缩写NGO。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性“结社革命”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其功能也受到了普遍关注。非政府组织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而存在的,这是一种介于市场和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具有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制性、志愿性五个特性,它不以营利为目的,经官方登记和注册具有独立的组织体系和管理能力,能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最为引人注目的转型现象之一就是公民社会的兴起。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民本政治与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更为重要的是,来自普通公民的维权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愿望不断提高。面对众多的社会问题以及自身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依赖政府,他们通过一系列的集体行动和自我组织在扶贫、教育、环境保护乃至农民工权益等各个方面开展着广泛而丰富的志愿行动。此间,非政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它们活跃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力量,它在影响社会组织制度创新、倡导社会民主自由、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等方面发挥着自身的功能优势,在社会、经济、政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是世界上最典型的灾害大国,而地震又是自然灾害中破坏性较大的地质灾害。地震发生后,灾区人民的生活、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单单依靠政府部门无法实现及时全面的救助。当地震发生、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由常态转为应急状态中,非政府组织对灾区实施救援和灾后重建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我国NGO出色的工作表现显示了其在地震灾害救助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非政府组织在地震灾害救助中采取何种运行模式才能将作用进行拓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仅仅是开端。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法制的快速发展为非政府组织的成长创造了条件,NGO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实力,学习其他国家NGO的做法,并同我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水平相结合,逐渐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政府组织地震灾害救助的运行模式。
我国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经从概念引进过渡到本土研究阶段。在这一段时期,社会转型以及政府职能转变让渡的空间使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非政府组织研究提供了可供操作的素材。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内的学术界更加关注NGO的发展情况,研究中基本上以汶川地震作为案例,对NGO参与抗震救灾甚至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必要性及其作用加以肯定,对NGO在以后危机管理体系中的角色加以设想,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并有所拓展。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对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类型和功能进行阐述,并以政府失灵、契约失灵、公民社会和治理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接着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了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地震灾害救助中的特点,提出了以我国为代表的被动反应运行模式,并从NGO自身定位、制度化参与、与政府的关系、NGO之间的合作、捐赠款项的管理、志愿者活动六大方面分析NGO地震灾害救助的现有运行模式,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日本阪神地震、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9.21”大地震中NGO的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将别的国家和地区的NGO灾害救助模式同我国进行比较,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包括NGO加入多元化救灾系统、获取制度化参与途径、创新捐赠制度、NGO救灾的联盟建立、增强NGO自身的参与救灾能力、改善NGO志愿者管理机制等。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非政府组织概述及相关理论。主要介绍了非政府组织的概念、类型和功能以及开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我国非政府组织地震灾害救助运行模式的现状分析-以汶川地震为例。主要介绍了我国NGO在地震灾害救助中的特点、运行模式和局限。
第四章,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灾害救助模式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具体分析了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NGO的灾害救助模式,并同我国比较提出启示。
第五章,创新我国非政府组织地震灾害救助运行模式。主要从构建多元化救灾系统、完善志愿者管理机制、加强NGO自身建设、完善组织激励机制和建立NGO救灾联盟方面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