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思想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ter1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学”的思想被一些学者从现象学和跨文化等不同角度做过诠释,本文立足于《论语》试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道”为进路,以“学以致其道”为核心,阐述孔子“学”的思想。与词源学的考察方式不同,本文将以“情境化”的方式介入到经典语境中分析具体问题,譬如名言与形上智慧的问题,能否学习成为圣人以及孔子语境中的“霸权模式”等等,而在这些问题背后则是天、人、政的问题。“学以致其道”最终是在天下的视域中,面对天下人建立里仁的生活世界,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根据时代性,经过认识、德性和政治的不断选择、认同,从而建立一种合理的伦理规范。
其他文献
社会交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社会交往理论也是20世纪世界上最具前沿性和交叉性的课题之一,也是目前国内理
在当今的澳大利亚,华人社团与犹太人社团是两个相当重要的群体。这两大社团大多数是从1945年以来移民澳洲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分析这两大社团的异同点--都有着散居中的母国情节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在人类生活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的今天,由于传统化石燃料的有限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
自2003年国家开展生态县试点工作以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了不同级别生态县(市、区)建设指标。截止2013年4月,我国国家级生态县共有45个,已获批的省级生态县400余个,生态县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布局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在县级层面上,依据生态文明理论,进行生态县建设,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