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CYP2C19基因型检测方法,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同时,结合CYP2C19基因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等结果来综合评估伏立康唑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的差异性,为临床真菌感染患者制订伏立康唑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建立RP-HPLC法测定真菌感染患者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并进行方法学验证。采用PCR-芯片杂交法检测真菌感染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某三甲医院使用伏立康唑的真菌感染患者,采集患者使用伏立康唑开始治疗后第4天的血液样本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同时进行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检测,然后考察CYP2C19基因型对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影响,并根据临床观察指标、实验室检查及随访跟踪对伏立康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分析,应用HWE软件对CYP2C19基因型进行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并通过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3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CYP2C19基因型调整伏立康唑初始给药剂量,并于给药第四天后测定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根据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结果进一步调整给药剂量;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不进行剂量调整;评估伏立康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的差异性。结果: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患者血浆中伏立康唑的浓度,伏立康唑血浆浓度在0.2~12.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LLOQ为0.2mg·L-1,标准曲线为As=0.13C-0.0022(r2=0.9996,n=5),定量下限、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的日内和日间变异RSD均小于9.0%,准确度范围为99.0%~105.0%,提取回收率在83.0%~92.0%。反复冻融、室温放置、储备液稳定性考察RSD<12.0%。共纳入42例真菌感染患者,男性12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41.9±28.1岁,体重为47.6±23.8kg;其中27例快代谢,12例中代谢,3例慢代谢;对目标谷浓度分析发现伏立康唑安全有效浓度范围为1.5-5.0mg·L-1。结果显示,快、中和慢不同代谢型患者的平均Cmin分别为2.22±2.19 mg·L-1、2.93±1.91 mg·L-1、8.10±2.90mg·L-1,Cmin在快、中代谢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Cmin在慢代谢型与快、中代谢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4);快、中和慢不同代谢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是55.56%(15/27)、75.00%(9/12)、100.00%(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11.11%(3/27)、25.00%(3/12)、66.67%(2/3),采用卡方检验对有效率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显示,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纳入3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平均年龄为46±15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伏立康唑使用原因、给药途径、伏立康唑血药谷浓度水平、伏立康唑使用疗程等治疗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26.67%(4/15)、40.00%(6/1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其中肝毒性发生率分别是0.00%(0/15)、26.67%(4/1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是75.00%(9/12)、61.53%(8/13),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人血浆中伏立康唑的RP-HPLC测定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专属性强,分析快速,操作简便,符合生物样本分析要求,满足临床血药浓度的常规监测需要,可为研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奠定基础。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Cmin在快、中代谢型患者中无差异,但慢代谢型患者的Cmin与快、中代谢型患者比较差异较大;且不同CYP2C19基因型对伏立康唑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影响也有差异。但个别案例仅通过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伏立康唑药效的影响并不能解释清楚,可能与影响伏立康唑药效的因素较多有关,故仅根据CYP2C19基因型指导伏立康唑临床用药并不一定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可联合CYP2C19基因型检测与血药浓度监测来指导伏立康唑的临床个体化给药。CYP2C19基因型检测和血药浓度监测结合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提高真菌感染的治疗成功率均影响不大,但降低了患者肝毒性的发生率,所以还需结合血药浓度、CYP2C19基因型和临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来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此外,因该研究样本量较少,研究结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