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对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18-2019年的布鲁氏菌病患者信息的回顾性分析,了解呼伦贝尔地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2.分析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半胱氨酸试验在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检测一致性和诊断性能,探讨三种血清学试验的优缺点以及在布鲁氏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基层医院选择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呼伦贝尔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是呼伦贝尔市区域卫生医疗中心,其布鲁氏菌病科是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收集该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776例布鲁氏菌病确诊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患病时间、地区、职业信息,采用描述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分析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2.布鲁氏菌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半胱氨酸试验的比较和分析收集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2202例初次送检的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测样本,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半胱氨酸试验,应用Excel整理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χ2检验、McNemar检验和Kappa 检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三种试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检测一致性和诊断性能。结果:1.呼伦贝尔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通过对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18-2019年布鲁氏菌病确诊病例相关信息的分析和统计,可见呼伦贝尔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如下:1.1 2018-2019年布鲁氏菌病患者总体检出情况2018-2019年阳性检出率为35.24%,其中2018年阳性检出率为33.72%,2019年阳性检出率为36.84%。2018年和2019年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3,P=0.289>0.05)。1.2性别特征2018年和2019年性别比例均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两年患者中男性占69.59%,女性占30.41%,男女比例为2.29:1,患者性别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3.505,P<0.001)。1.3年龄特征2018年和2019年的年龄分布趋势一致,均为41-50岁最高,所占比例均在30%以上,2018年和2019年各年龄区间患者分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9.351,P=0.228>0.05)。两年内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43.73岁;两年内患病人数前3位的年龄段为41-50岁(33.25%)、51-60岁(22.42%)和31-40岁(22.42%),31-60岁之间患病人数合计占总确诊人数的78.09%。1.4民族特征2018年和2019年患者的民族分布趋势相同,均以汉族和蒙古族为主。两年患者总数中汉族占66.88%,少数民族占33.12%,其中蒙古族占23.71%,其他少数民族占9.41%,与呼伦贝尔地区民族分布基数基本一致。1.5时间特征2018年至2019年呼伦贝尔地区患者分布前三位的月份是12月(90例,占患者总数11.60%)、6月(85例,占10.95%)和11月(76例,占9.79%),其中2018年前三位的月份与两年内总体流行时间特征一致(12月/52例,占2018年患者 13.68%;6 月/49 例,占 12.89%;11 月/40 例,占 11.53%),2019 年患者分布前三位的月份与上述有所不同,分别是4月(48例,占2019年患者12.12%)、7月(40例,占10.10%)和12月(38例,占9.60%)。2018年和2019年布鲁氏菌感染流行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18,P=0.039<0.05);但去除2019年4月份聚集性发病患者,两年间4月份病例基本持平。1.6地区特征2018年和2019年患者地区分布趋势基本一致,776例确诊患者中市区和农区患者394例,占50.77%,传统牧区牧业四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共计268例,占34.54%;旗县区布鲁氏菌病发病前三位的是海拉尔区(112例,占14.43%)、陈巴尔虎旗(98例,占12.62%)和额尔古纳市(84例,占10.82%)。1.7职业特征2018年和2019年患者职业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59,P=0.140>0.05),前三位的职业是农牧民(381例,49.10%)、牧民(199例,25.64%)和屠宰工人(64例,8.25%)。职业特征主要为畜牧业相关职业。2.布鲁氏菌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和分析2.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半胱氨酸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和半胱氨酸试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9.69%、35.24%和34.79%;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9.38,P=0.002<0.01),而半胱氨酸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0,P=0.752>0.05),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半胱氨酸试验差异亦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332,P=0.001<0.01)。2.2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半胱氨酸试验的一致性比较2.2.1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的统计分析McNemar检验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或阴性)检出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运用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Kappa≥0.75两者一致性较好;0.75>Kappa≥ 0.4两者一致性一般;Kappa<0.4两者一致性较差),结果显示两种血清学实验Kappa值为0.886,说明两者一致性较好。2.2.2试管凝集试验与半胱氨酸试验的统计分析McNemar检验显示试管凝集试验和半胱氨酸试验两种方法阳性(或阴性)检出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58>0.05);两种方法比较Kappa值为0.904,说明两者一致性较好。2.2.3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与半胱氨酸试验的统计分析McNemar检验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半胱氨酸试验两种方法阳性(或阴性)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方法比较Kappa值为0.88,说明两者一致性较好。2.3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半胱氨酸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相比诊断性能的评价以布鲁氏菌病确诊试验试管凝集试验作为金标准,作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取值0-1之间,AUC越大,对疾病的诊断性能越好,结果显示虎红平板凝集试验AUC为0.956,半胱氨酸试验AUC为0.951,说明两种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性能都较好。结论:1.呼伦贝尔地区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流行特征为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60岁,6-7月和11-12月发病多,市区和农区患者数较多,高危人群主要从事与畜牧业有关的职业。今后要加大对城市、农业区健康教育宣传和防治策略推广;加强疫区中年男性的健康宣教和疾病筛查;尽可能在流行季节前夕进行大规模的疾病防治宣传,提醒广大高危人群在作业过程中做好防护。2.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中,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检出率最高,与确诊试验检测的一致性较好,诊断性能较高,该方法简单,用时短,适用于布鲁氏菌病的大范围筛查;半胱氨酸试验与试管凝集试验的一致性较高,诊断性能较理想。三种血清学方法协同检测可以为布鲁氏菌病的筛查、诊断、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室诊断依据,基层医院可根据需要和实际条件选择相应的方法或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