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精子症是男性精液异常常见表现之一,由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弱精子症在原发性不育中约占40%,在继发性不育中占60%-80%[1]。精索静脉曲张目前认为是通过对睾丸功能的影响导致弱精子症,但对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阐明。附睾与睾丸在解剖和功能上关系密切,精子由睾丸产生,并在附睾进一步成熟并获得受精的能力。中性α-糖苷酶是由附睾上皮合成与分泌的,是附睾功能的标志物[2]。在动物模型实验显示精索静脉曲张引起附睾上皮退化,超微结构的改变。由此推测精索静脉曲张可能通过对附睾功能的影响引起精子活动力的下降。
目的:
通过检测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Neutral alpha-glucosidase,NAG)活性,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是否通过对附睾功能的影响造成精子活动力下降。
资料与方法: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至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辅助生育周期中的118位患者,将其分为三组: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n=40);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n=38);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n=40)。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并收集患者的相关精液指标及临床资料,包括精浆中性α-糖苷酶、精液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总数、睾丸体积、睾酮值等。精液分析按《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的标准诊断,诊断VC按《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三组均数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组之间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一般情况
118位受检者平均年龄28.34±5.41(24–43)岁,其中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平均年龄29.50±5.47(25-43)岁,睾丸体积:左侧9.82±2.41(8-12)ml;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平均年龄27.65±3.41(24-39)岁,睾丸体积:左侧10.89±1.43(8-15)ml;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平均年龄为26.28±1.90(26-32)岁,睾丸体积:左侧10.89±1.43(8-15)ml。其中正常组睾丸体积大于精索静脉曲张两组(P<0.01),精索静脉曲张两组之间睾丸体积无差异(P>0.05)。年龄三组无明显差异。
2.精子总数
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200.01±151.84(29.4-506)×106/次;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209.25±84.89(25.18-376.03)×106/次;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正常)287.25±173.86(41.25-716.08)×106/次。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低于正常组(P<0.05),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与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之间的精子总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血睾酮(T)值
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的血睾酮值294.39±69.60ng/dL;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的血睾酮值为321.04±109.63ng/dL;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血睾酮值为420.4±72.86ng/dL。正常组血睾酮值明显高于精索静脉曲张两组(P<0.01),精索静脉曲张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4.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NAG)
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为30.56±17.02(17.81-90.86)mU;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为51.02±21.11(45.68-120.19)mU;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为68.98±20.85(48.31-129.18)mU。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低于精索静脉曲张并精子正常组(P<0.05)。
5.中性α-糖苷酶活性(NAG)、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血睾酮(T)值、精子总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在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NAG与PR%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28,P<0.01);NAG与T值之间呈正相关(r=0.554,P<0.01);NAG与精子总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24,P<0.01)。精子总数和T值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641,P<0.05)。
在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和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NAG、PR%、T值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相关性。
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可致附睾功能损伤(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引起精子活动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目的:
通过检测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Neutral alpha-glucosidase,NAG)活性,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是否通过对附睾功能的影响造成精子活动力下降。
资料与方法:
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至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辅助生育周期中的118位患者,将其分为三组: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n=40);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n=38);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n=40)。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并收集患者的相关精液指标及临床资料,包括精浆中性α-糖苷酶、精液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精子总数、睾丸体积、睾酮值等。精液分析按《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的标准诊断,诊断VC按《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三组均数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组之间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一般情况
118位受检者平均年龄28.34±5.41(24–43)岁,其中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平均年龄29.50±5.47(25-43)岁,睾丸体积:左侧9.82±2.41(8-12)ml;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平均年龄27.65±3.41(24-39)岁,睾丸体积:左侧10.89±1.43(8-15)ml;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平均年龄为26.28±1.90(26-32)岁,睾丸体积:左侧10.89±1.43(8-15)ml。其中正常组睾丸体积大于精索静脉曲张两组(P<0.01),精索静脉曲张两组之间睾丸体积无差异(P>0.05)。年龄三组无明显差异。
2.精子总数
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200.01±151.84(29.4-506)×106/次;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209.25±84.89(25.18-376.03)×106/次;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正常)287.25±173.86(41.25-716.08)×106/次。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低于正常组(P<0.05),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与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之间的精子总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血睾酮(T)值
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的血睾酮值294.39±69.60ng/dL;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的血睾酮值为321.04±109.63ng/dL;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血睾酮值为420.4±72.86ng/dL。正常组血睾酮值明显高于精索静脉曲张两组(P<0.01),精索静脉曲张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4.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NAG)
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为30.56±17.02(17.81-90.86)mU;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为51.02±21.11(45.68-120.19)mU;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为68.98±20.85(48.31-129.18)mU。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的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低于精索静脉曲张并精子正常组(P<0.05)。
5.中性α-糖苷酶活性(NAG)、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血睾酮(T)值、精子总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在精索静脉曲张并弱精子症组:NAG与PR%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28,P<0.01);NAG与T值之间呈正相关(r=0.554,P<0.01);NAG与精子总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24,P<0.01)。精子总数和T值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641,P<0.05)。
在正常组(无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和精索静脉曲张并精液指标正常组:NAG、PR%、T值之间并未出现明显相关性。
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可致附睾功能损伤(精浆中性α-糖苷酶活性降低),可能是引起精子活动力下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