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入风险是引发交通类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发生再谈判、提前终止的重要原因,如何设计和比选收入风险分担机制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问题。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和多案例分析,识别常见的收入风险分担机制,归纳其应用中的问题,进而通过理论分析,创造性地建立了包含放贷方、社会资本和政府等三个关键利益相关方决策目标的框架,用于设计和比选收入风险分担机制。该框架中的比选指标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WACC)和政府因分担收入风险而产生的现金流现值的期望值E,约束条件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政府的财政承受力。其次,搜集了中国140条收费公路的车流量和通行费收入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正态性检验和自相关性检验验,验证其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并提出收入风险几何布朗运动模型中,关键参数的估计方法。第三,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了收费公路类项目债权融资利率的预测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与收入风险挂钩的放贷方加权边际筹资成本(weighted marginal cost of funding,WMCF)测算模型,在此基础上,以贷款利率大于WMCF为核心约束条件,进一步建立了具有创新性的最大贷款额度(borrowing capacity,BC)决策模型。将项目的收入风险模型代入以上模型中,通过数值模拟可在给定的利率水平下测算项目的BC和WACC,为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的折现率选择提供依据。第四,论文针对几种常见的收入风险分担机制(包括弹性特许期、最低收入保证、价格补偿保证、可用性付费),建立项目收入风险模型和政府现金流模型。通过对假设案例的数值模拟,测算在各机制的不同结构下,项目可实现的最低WACC;再通过财务可行性分析筛选出可行结构,并测算E。将各机制可行结构下的WACC和E纳入比选框架中,讨论在不同财政承受力约束下的最优收入风险分担机制。最后,综合本文研究成果,论文构建了收入风险分担机制设计与比选的“五步法”,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包括(1)建立收入风险模型;(2)进行项目财务可行性评价;(3)设计收入风险分担机制的可行结构;(4)选择满足财政承受力的最优机制;(5)将选定机制纳入项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