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行为表现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以注意障碍、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疾病。ADHD常合并其他疾病,如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物质依赖等。该疾病易于导致患儿学习困难、成绩差,与家庭成员和同龄儿童关系紧张、缺少自尊,患儿长到成年人后容易有低职业、低收入、物质滥用、反社会等人格特点。目前,全球ADHD患病率为1.2%—7.3%,男女比例约3—9:1。我国7项调查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学龄前儿童ADHD患病率为4.31%—5.83%,估计全国有儿童ADHD 患者 1461—1979 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性疾病.ADHD不仅对儿童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伤害[1]。治疗方面有药物治疗、行动治疗、心理治疗、父母培训等多样疗法。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并非由某单一因素引起,而是一组由于生物学性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等多重综合作用引起的综合征,具体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西医治疗方式可分为两个大类,即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大致有中枢兴奋性药物(Methylphenidate)系列和非中枢兴奋剂(Atomoxetine)系列;非药物治疗则大致分为心理治疗和神经医学治疗。心理治疗有多样的方法,比如,父母训练、美术治疗、音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运动治疗等;还有神经医学方面的治疗有生物反馈(biofeedback)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神经反馈(neurofeedback)治疗。而中医治疗法当中,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作为其代表,此外还有靠着中国固有的长处和特点来可治ADHD的疗法有药膳疗法(饮食治疗)、音乐治疗(五音疗法)、美术治疗(书法疗法)、运动疗法(太极拳)等。其中最普遍的疗法为西医的药物治疗[2],现在ADHD患者大部分使用西医的药物治疗。西药治疗ADHD虽然反应快、疗效明显,但是其疗效不是在每个患儿都表明出来的,且还会带来失眠、头疼、胃疼等副作用[3]。而中医药治疗ADHD相对于西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也不多。随着中国经济的成熟与发展,中国医学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同时,世界对中医东方医学的关心也越来越多。中医是滥觞于阴阳哲学的学问,同时基于数千年临床经验成立的,在此可以考虑运用中医辨证论来治疗ADHD的优点。中医对辨证论治神经疾病方面已有明显的疗效。比如,ADHD、健忘症、多发性抽动症、失眠症等。系统评价中药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位及会议论文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到2018年2月,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RCTs。研究结果显示中药与西药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 1.27,95%CI 1.20,1.34,I2=60%,n=24),在Conners多动指数变化方面尚没有统计学差异。中药联合西药与西药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 1.18,95%CI1.09,1.28,I2=53%,n=6),同时可促进Conners多动指数降低,疗效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6.78,95%CI,-8.67,-4.89,n=2)。发表偏倚分析提示纳入研究的文献存在发表偏倚风险的可能,纳入文献整体研究质量偏低。结论:中药治疗ADHD在临床总有效率、多动指数评分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治疗的临床辨证分型整体可归纳为以“肝肾阴虚、肝阳偏旺为主。整体用药以滋阴清热、平肝益肾及滋阴潜阳为法,关于中药治疗ADHD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有待开展设计严格、结局指标报告规范的大样本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近年来中医对ADHD方面研究更加深入。因此,本论文通过中医治疗法和西医治疗法的比较研究,兼取中西医治疗两者的优点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柏,同时研究中医固有的ADHD治疗法而ADHD患儿和家人能够享受优质治疗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