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周作人晚年译作《路吉阿诺斯对话集》为切入点,通过对引文、译文和注释的详细解读,剖析其中所寄寓的社会、文化诉求,探究周作人从20年代即着手构建的“外援与内应”的文化复兴思想在晚年的承传和延伸。这种努力将使我们对周作人晚年的思想、心灵有更丰富、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考察特定时代情境中知识分子复杂的思想,自有特殊的参照意义。第一章主要探讨周作人“外援与内应”的文化复兴梦想的逐渐生发和构建的过程。他提出以传统的原始儒家文化为“内应性”根本,通过“外援性”借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希腊文化精神来复兴传统文明并使传统文化在现代获得创造性的转化和更生。第二章主要论述晚年周作人的境况及其对文化复兴梦想的坚持。进入60年代以后,现实中的政治意识形态高度集权时,周作人仍然要出面发言,翻译《路吉阿诺斯对话集》即是他的托言之作。这是他最真实的言说的延伸,更是他对于建构现代中国国民性的独特参与方式,是以更隐晦的方式坚持“文化复兴”的梦想,传达他对中国文化和社会重获新生的期待。第三章主要探讨周作人思想和路吉阿诺斯的共通性。周作人对《对话集》深度关注,一个显在的缘由是,《路吉阿诺斯对话集》所表现出的“非圣无法”的“疾虚妄”的精神,这也是周作人所发现的儒家思想内部与希腊文明共通的精神。周作人期冀于用疾虚妄的科学理性精神,割治中国传统国民性的弊病,涵养、健全中国国民性。第四章详细解读《路吉阿诺斯对话集》的选目,译文,注释,剖析译作所寄寓的社会、文化诉求。在六十年代,周作人在国内几乎丧失话语言说的权利,他是把《路吉阿诺斯对话集》当作自己的作品在创作。这些引言、序跋、注释都是他借题发挥,以出己意的精心之作,值得仔细参详,以了解他的真正用心所在。第五章总结周作人是站在独立的知识分子立场上,置身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和政治立场之外,按照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认识实践,提出“外援内应”的文化复兴的思想。这一主张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设计,是能够自圆其说、自成系统的文化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