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意大利文学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诗歌、政论、戏剧、小说等作品层出不穷,然而内容多以叙事、议论、抒情为主,鲜见以传记为体裁的优秀作品。乔尔乔·瓦萨里的著作《艺苑名人传》,以丰富生动的语言、详实的资料、细致入微的描写评介了从奇马布埃到米开朗基罗两个多世纪以来260多位杰出画家、建筑师与雕刻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可以说是一本文艺复兴艺术家的百科全书,被誉为西方近现代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本艺术史著作与传记。国内外对瓦萨里《艺苑名人传》的研究虽由来已久,但大多从艺术史、社会史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瓦萨里提出的艺术理念与艺术标准,考据相关史料真伪,却鲜有学者将目光投向纯粹的文本剖析,探究《艺苑名人传》作为文学传记所体现出的鲜明的写作风格与文学语言。本文另辟蹊径,从《艺苑名人传》的文本入手,借助作品结构、语言风格、修辞手法等多种文学视角,分析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描绘艺术作品、阐发个人观点时所采取的写作手法,并将之与同时期其他传记类型作品进行细致对比研究,以期系统总结瓦萨里的写作特色,进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风格与思想观念,填补国内外在瓦萨里研究乃至文艺复兴文学研究中的某些空缺。按照传记文学的研究理论,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扼要交代文艺复兴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列举中世纪晚期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家名著,进而概括总结出《艺苑名人传》诞生的时代背景,随后简要交代瓦萨里的生平,尤其关注他深厚文化底蕴的形成过程。第二章作为核心章节,试从传记文学形式与传记文学语式两个角度深入剖析《艺苑名人传》的写作特色:首先探究其写作结构,分析瓦萨里借鉴古代作家普鲁塔克等的传记结构范式,在生物学理论与进化理论指导下,对艺术发展做出的三阶段定义—“诞生”、“成长”、“成熟”;其次深入研究文本语言,总结《艺苑名人传》写作特色。由于瓦萨里兼顾艺术家与作家双重身份,在行文中,瓦萨里一方面强调艺术术语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一方面也注重叙述的生动性与可读性。借助赞扬艺术家的伟大,瓦萨里希望最终达到教化年轻学徒、树立统一的艺术准则、提高艺术家社会地位的目的。在人物描写方面,瓦萨里采用英雄化、神话化的夸张手法,以溢美之词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家形象;而在画作描述方面,瓦萨里则巧妙运用“艺格敷词”的修辞手法,将画作鬼斧神工般转化为精巧的文学语言,使画面跃然纸上。第三章将《艺苑名人传》与同时期保罗·乔维奥《名人传》、阿斯坎尼奥·康迪维所著《米开朗基罗传》以及本韦努托·切利尼《切利尼自传》加以对比,细致分析几本著作在创作目的、写作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以事实证明瓦萨里《艺苑名人传》在篇幅、结构、语言上的独特性。通过深入阅读文本,并结合文学分析方法加以剖析,本论文最终得出结论,瓦萨里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作家的写作典范,创新地提出了艺术的生物进化理论,并以此将《艺苑名人传》划分为三个时期。他采用佛罗伦萨方言而非拉丁语写作,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在介绍艺术家生平经历与主要作品时,不时加入个人主观评判,以达到确立艺术标准、教化后人的最终目的;瓦萨里的描写生动,语言流畅,他熟练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塑造出英雄化、神化的艺术家完美形象,勾勒出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这些都是同时期其他传记作家所无法望其项背的独特之处。《艺苑名人传》甫一出版即广受好评与追捧,后世著名作家如贝洛里、罗曼·罗兰等都以之为标杆进行创作。作品前所未有地展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貌,以其丰富详实的内容,数世纪以来吸引了无数学者与普通读者。笔者作为传记文学爱好者,谨以文学视角对瓦萨里文本进行分析,以期为文艺复兴文学研究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