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龄前儿童龋病口腔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
【摘 要】
:
目的:利用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学龄前儿童口腔微生态特点,进一步研究学龄前儿童龋病口腔微生物功能基因,寻找与龋病相关的口腔菌群及关键功能基因。方法:采集80例3-5岁儿童的龈上菌斑样本,分为龋病组与健康组,在此基础上,又按照性别分为四个亚组。提取菌斑样本DNA进行宏基因测序,下一步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龋病和健康组儿童口腔微生态基因丰度、微生物组成及功能。结果:1.基于基因丰度的分析:主成分分析
【出 处】
:
兰州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背景:钛及钛合金作为主要的植入材料在医学领域被广泛使用,但其表面存在生物惰性,植入后骨诱导及骨整合作用较差;表面改性技术是解决临床中植入材料的骨整合不足、生物活性差等问题有效手段。微弧氧化(MAO)是诸多表面改性方法中最为简便有效的技术之一,可以获得较好的涂层结合力、改善材料的生物活性。稀土族元素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效应,适量添加入材料可以促进成骨、诱导血管生成、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从而拓展钛基材料在
学位
目的:观察1%O_2缺氧环境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培养、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小鼠BMSCs的体外培养:选择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小鼠原代细胞,分别于1%O_2和21%O_2条件下纯化、培养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情况;(2)1%O_2和21%O_2条件下小鼠BMSCs分别向成
学位
目的:为了解决目前临床中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RAU)局部治疗药物在口内停留时间短、有效药物浓度低以及溃疡表面假膜对药物的屏障作用等不足,基于微针经皮给药技术,制备可溶性透明质酸微针贴片(hyaluronate microneedles patch,HA MNs),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分次浇筑法制备针尖负载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
学位
目的:制备一种3D打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水凝胶复合物,其具有的梯度结构与天然的软骨-软骨下骨完全匹配,并探讨其物理化学特性,机械特性(拉伸和压缩)和生物特性(细胞增殖能力和AO/EB染色)。同时,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评估梯度支架对关节软骨再生的作用。方法:我们设计了一种与骨软骨组织结构相似的梯度水凝胶,其软骨层是纯水凝胶,中间的钙化软骨层由40%n HA(质量比)和60%n HA水凝胶组成,底部的软
学位
背景:随着口腔种植临床技术的发展成熟,种植修复因其美观舒适、不破坏天然牙、咀嚼效果好等特点,逐步替代传统活动或固定修复技术成为目前口腔修复治疗的首选方案。但牙种植体也存在骨整合周期长、生物活性较差等缺点。因此,众多学者聚焦于种植体材料表面改性促进成骨、抗炎、抗菌方面的研究,却鲜有人关注对植入体周围神经反馈调节与重塑的影响。种植义齿与天然牙最大的区别在于牙周膜的存在与否,牙周膜的缺失,中断了神经反馈
学位
目的分析气温变异(TV)对循环系统疾病就诊及死亡人数的影响,以及气温变异与人群血压水平的关联效应,探讨气温变异对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响,为相关敏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甘肃省金昌市2013-2016年四家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住院数据和其中三家综合医院循环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数据以及2013-2017年金昌市循环系统疾病死因监测数据,同时基于金昌队列平台,抽取基线及第一次随访资料。同期气象
学位
目的分析不同血脂指标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发病风险的关系;对比各项血脂谱指标预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能力,提出影响T2D发生的主要血脂异常代谢模式及其临界值,为糖尿病防治及血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金昌队列”为平台,选择基线调查中30,546人尚未患T2D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血脂指标、聚集性、组合模式及相关复合
学位
背景与目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是牙齿的重要功能复合体,在牙齿的发育、损伤、修复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牙本质细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功能细胞,可分泌形成牙本质。牙齿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咀嚼,该过程所产生的咬合力可影响牙齿的萌出发育、牙周膜厚度以及颌骨的生长发育,但咬合力对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发育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随着年龄的增长,牙本质形成速率显著下调,时间节点恰与咬合关系建立时间相契合。本研究通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