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强政绩导向的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打造示范村的方式来推动乡村建设。以往学界尝试从政府创新行为、政府经营逻辑、亮点工程与典型治理等视角对这种造点现象进行解释。而本文基于X村文化造点的经验,提出从村庄本位视角来分析造点的运作过程,了解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不同主体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在文化造点的治理逻辑下,村集体成为政府的治理工具,村庄成为政绩展演场。本研究遵循“经验-理论-反思经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强政绩导向的地方政府倾向于通过打造示范村的方式来推动乡村建设。以往学界尝试从政府创新行为、政府经营逻辑、亮点工程与典型治理等视角对这种造点现象进行解释。而本文基于X村文化造点的经验,提出从村庄本位视角来分析造点的运作过程,了解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不同主体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在文化造点的治理逻辑下,村集体成为政府的治理工具,村庄成为政绩展演场。本研究遵循“经验-理论-反思经验”的逻辑,采用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收集第一手田野资料,运用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和剧场理论分析文化造点的过程、动力机制和对村庄治理的影响。X村文化造点大致经过“主角选定”、“后台搭建”和“前台展演”三个过程。政府出于体制内的政治、绩效和经济激励确定文化造点路径;村集体出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多方面奖励实施文化造点项目;村民基于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对文化造点予以配合。研究表明文化造点虽然发挥了文化本身的引导和整合作用,造点却使文化建设陷入了工具化和悬浮化困境,并且降低了村庄治理效能,打破了村庄治理中政府、村集体和村民的三者平衡。造点是一种操作化的典型,它虽然可以降低治理成本、促使政治社会化和社会动员,但典型无论作为治理技术还是治理对象都可能走向异化,典型治理面临路径依赖、典型“盆景化”、治理内卷化等问题。X村经验表明以打造示范村的方式进行文化建设、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并不能成为以点带面的典型。经验启发乡村振兴需要适度推进,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激发村庄内生性力量,村庄治理需要厘清村庄自治的边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地位。从长远看,乡村振兴和村庄治理的核心是建构以村集体为主体、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村庄治理共同体,实现村庄善治,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建设。
其他文献
希腊神话传说是世界闻名的神话体系,在中国也广为流传,但希腊神话传说是近代以后才得以传入中国的。为何希腊神话传说能够在中国民众之间广泛流传,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本文通过考察希腊神话传说引入中国的过程来回答这一问题,旨在分析希腊神话传说所具备的独特魅力,并探究背后所反映出的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本文将晚晴民国时期希腊神话传说引入中国的过程划分为五个时段:一、晚清及民国初年,随着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希腊神话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T2DM)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青海省人民医院接诊的T2DM患者共计71例(病例组),选取同时间段78例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对照组),所选病例均实行过甲状腺功能检测。收集患者确诊糖尿病前的甲状腺功能信息及潜在影响因素情况,潜在影响因素包含性别、年龄、常见慢性病家族史、并发常见慢性病情况、吸烟饮酒史以及BMI水平、血压
本文以对珠三角村庄的调研为资源来源,分析珠三角特有的土地制度形态影响村民自治的实践机制,回应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方向这一重大的理论命题。地方的土地制度实践会影响村民自治的治理绩效与治理秩序。一方面,土地制度实践会改变附着在集体土地上的利益性质,进而激活村庄政治;另一方面村庄的集体土地管理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因此要考虑村规民约与土地制度的衔接问题。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珠三角地区形成了集体建设用地入
晚清咸、同年间,时局动荡,财权下移。同治五年(1866)至光绪六年(1880)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清代陕甘地区特别是甘肃贫瘠穷苦,太平天国起义之前的陕西、甘肃财政均入不敷出,需要他省协济。太平天国起义后,陕甘财政受到波及,驻防士兵缺饷严重,回民遂趁机起义。左宗棠受任之初,陕西、甘肃战事频仍,府库匮竭,民生凋敝,更是已无财政可言。左宗棠要完成戡乱图治、收拾残局的一系列任务,就必须花费大力气整理财政。在
“舆论”是中国的传统词汇,在近代西学东渐中含义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发展为近代“舆论”概念。这种转变并非一帆风顺,从晚清至民初,“舆论”概念经历了生成、展开、重建等过程,其定义和正当性基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舆论”的传统含义是“众人的意见”,并且有着以“天理”为基础的正当性结构,在政治上处于辅助或被动的地位。19世纪国人对“舆论”的使用延续了传统用法,但也出现了具有“public opinion”含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中进行数次集中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理论基础,融汇马克思主义思想建设学说和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理论。集中教育活动贯穿于四个历史时期,有其发展的必然要求,体现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教育性和斗争性相兼备,长效性与阶段性相衔接的特征。总结党的集中教育对新时代继续开展活动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有力支持。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幼儿个体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优质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其中,城区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之间的幼儿教师资源配置问题十分显著。幼儿教师作为掣肘学前教育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城乡幼儿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学前教育水平的差距,还可以提高整个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进而推动
农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村庄治理的影响,一直是研究农村的重要课题,集体经济合作社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年代,最初是为了整合农村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以发展村庄经济,在对农村资源吸纳的过程中,集体经济还对农村政治、社会结构和村民共同体的形成和调整起着作用。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合作社灵活地适应社会转型实现的功能转型,成为村庄转型的重要动力和坚固的基础。传统的双轨治理为“皇权不下县”的纵向政治体制,以县为分界线形成行
以黏弹性Pasternak地基上的Timoshenko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两端简支、两端固支、简支-固支边界条件下的单跨地基梁及两跨连续地基梁(等跨和不等跨两种工况)的自振频率、衰减系数和模态。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根据各种约束条件下的节点耦合条件,推导横向振动频率方程,通过观察两跨连续地基梁与单跨地基梁的频率方程,并通过具体算例,研究两跨连续地基梁与单跨地基梁自振频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