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韵是英文中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法,其渊源比尾韵还要悠久,在英文经典史诗《贝奥武甫》中就有大量关于头韵的例证。头韵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词首辅音相同。头韵给语言增添了音乐美和整齐美,且具有易背易记,朗朗上口的特点,有时它还有强化语势或使语句听起来诙谐、幽默的作用。故头韵在历经十几世纪后,仍作为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段出现在各类文体当中,如:诗歌、小说、新闻写作、广告、演讲、绕口令等。正因为头韵在英语修辞方面的重要性,头韵的英汉翻译历来受到翻译界学者的重视,但对其翻译方法的探讨尚未成体系,均未对其进行归类、整合。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选取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头韵的翻译方法分类探讨,以期获得更佳的翻译效果。本文主要是从补偿的角度,按照语音补偿和结构补偿的分类,探讨头韵汉译的具体方法,旨在促进头韵翻译的进步,其中以翻译对等、可译性限度、目的论、美学需要和补偿性策略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奈达、巴斯奈特等多位学者都曾指出:在翻译中,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对等。就头韵翻译而言,因为头韵在音、形方面的特点,我们无法在译语中完全再现头韵的魅力,而当我们无法达到完全的翻译对等时,这就牵涉到翻译的可译性限度。翻译的可译性限度要求译者在翻译头韵时能灵活地采用某种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地展现头韵的魅力。而译者的翻译目的影响着头韵的翻译过程和结果。译者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展现头韵的魅力,补偿头韵在跨语际翻译中造成的损失,就需要灵活地采用某些翻译方法,这些翻译方法就是我们文中谈到的补偿性策略。这一理论是本文的理论基石。关于头韵翻译的补偿性策略,针对头韵具有音、形方面的特点,本文从语音补偿和结构补偿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方法。在语音补偿这一方面,所有的翻译方法都是为了创造相似的语音效果或者创造一定的音韵美来补偿语音方面的损失。而在结构补偿方面,其中心思想就是为了保持句子结构的平衡,以此来补偿头韵翻译的损失。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当语音补偿和结构补偿同时适用于头韵翻译时,语音补偿应为最佳补偿方法。究其根源,这都是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依附于有声的外壳,首先诉诸于听觉,而英文中的头韵就是注重音韵效果的修辞手法。语音补偿属于听觉间的直接补偿,而结构补偿则涉及到听觉和视觉间的转换,其补偿效果弱于语音补偿。总体上说,本文从翻译实践角度出发,把补偿性策略和功能主义的目的论融合到论文中去,倡导“追求最佳的翻译对等”这一目标。同时把补偿性策略这一理论细化,分为语音补偿和结构补偿,从不同的层面出发,对头韵的补偿方法分类讨论。相较于过去学者对头韵翻译策略研究以描述性为主的状况,有所改进和发展,这为创新性和分类性翻译策略的提出提供了一种解释性的理论依据。同时,头韵翻译的研究对其他修辞方法翻译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