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文化是大学最好的教育资源,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作为人才培养和文化创新的大学教育,其大学精神、文化生态都应对中国知识分子自我身份、精神坐标的认识与建构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大学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推动多方面建设的同时加强对美丽中国的推进,使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尤其要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中,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开启了文化路径。在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十九大精神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承担起优化校园文化生态的时代使命。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研究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具有关注学生个体文化差异、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树立文化育人理念等方面的指导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务必提高受教育群体的文化水平,打造围绕着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多元生态文化圈,构建科学的文化生态理论体系,建立“以生为本”的规范激励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受教育者的文化自觉意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水平、文化生态系统内各要素平衡状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文化性与导向性等因素的影响。如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生态融合优化是本研究的重点。结合现状、分析问题,提出优化路径:首先,在校园文化生态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其次,创建生态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最后,建构一元主导与多元融合的校园文化生态结构,有效促进高校立德树人和以文化人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