锶和铯在砂土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zh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锶和铯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地表土壤上的吸附行为研究,对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安全评价和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的地表砂土进行了预处理和结构组成表征,测定了砂土样品的理化性质。采用批式法详细研究了固液比、吸附质初始浓度、溶液pH值、离子强度、胡敏酸(HA)和温度对锶和铯在砂土上的吸附行为影响,应用Langmuir、Freundlich、Langmuir-Freundlich (L-F)和Dubinin-Radushkevich (D-R)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锶在砂土上的吸附百分数随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随锶初始浓度的增_大而减小,分配系数随固液比和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锶在砂土上的吸附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离子强度对锶吸附的影响较小,表面配位可能是主要吸附机理。2.铯在砂土上的吸附百分数随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随铯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分配系数随固液比的增大而增大,随铯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pH值在酸性范围内对铯的吸附影响较小,pH=7~8范围内,铯的吸附增大较快,其后影响不大;铯在砂土上的吸附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几种常见阳离子对铯吸附的竞争作用的大小顺序为K+>Mg2+>Na+>Ca2+,离子交换可能是主要吸附机理。3.铯比锶更易被砂土吸附,锶和铯在砂土上的吸附为放热自发过程,其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锶的吸附行为还可用L-F和D-R模型很好地描述。
其他文献
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恶首罪魁,尤其是能源类企业,更是环境的高伤害企业,对于环境保护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在能源类企业中推行环境
倒置式屋面是将防水层设在保温层下面,即在结构找平层上面先做好防水层,然后再做保温层的屋面。这种屋面将防水层放置在保温层的下面,使防水层不直接接触大气,大大延缓防水层
目的:探讨术后应用延续护理服务对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接受肾结石手术治疗患者65例,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探究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探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
本研究根据核电站换热系统去污除垢的要求,选取三种垢样和1Cr18Ni9Ti不锈钢材料进行研究,采用溶垢实验、失重腐蚀实验、金相形貌测试、AFM测试、电化学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元
在国外,早已开始采用中子感生瞬发γ射线分析法(NIPGA)对物质进行元素分析,如今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工业在线分析,国内在八十年代也开始研究、应用这种方法,如今已日趋
生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链霉茵WZFF.L-M1(酶活2.62U/mL)的孢子和斜面培养菌体搭载"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并在斜面中添加诱变剂亚硝基胍(NTG).实验发现,搭载菌株的茵落形
目的:探讨Her-2和Ki67在不同分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对在我科诊疗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分子分型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Luminal B like型、Her-2过表达型、基底细胞样型5型,在每种分型中随机选择25例。收集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Ki67检测、Her-2检测等资料,分析K
马洪生报道2015年12月9日,中国防伪行业协会表彰了对中国防伪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十强企业,珠海红塔仁恒纸业有限公司荣获“中国防伪行业十强”称号。本次评选的十强企业主要
中子不带电荷,不受原子电场的影响,容易进入物质内部与原子核发生作用。它能直接鉴别核素,较低能量热中子的衍射技术,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发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可以
熔盐堆作为六种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候选堆型之一,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性和防核扩散性等优点。熔盐堆设计采用了基于自然循环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氟盐冷却高温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