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已发现有很多病毒可引起宫内感染,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等,它们不仅影响优生优育,而且涉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宫内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胎盘为重要因素。胎盘屏障主要由滋养层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以及二者之间的基膜构成。它是母体血与胎儿血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也是母体有害物质进入胎儿的必经之路。滋养层细胞为屏障的最外层,直接浸浴于母血中,可能与母体的病毒颗粒直接接触而成为病毒侵入胎盘的关键部位。因而这种细胞是我们研究的重点。DC-SIGN(dendritic cell-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即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粘附分子3抓取非整合素,又称CD209。其同源物DC-SIGNR(DC-SIGN-related molecule)又称L-SIGN或CD209L。近来发现二者与HIV的相互作用可能促进该病毒感染T细胞及HIV的宫内感染。DC-SIGN、DC-SIGNR可结合不同的糖结构,能与二者结合的病毒包括:HIV、HCV、CMV等,这种特性能用来预测与之有关的病原体。迄今未见HBV与之有关的报道,而该病毒被膜蛋白的PrS2抗原正存在与二者结合的结构基础—N-高甘露糖型糖链,提示其可能成为HBV的新受体。DC-SIGN、DC-SIGNR共表达于胎盘(其在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还未见报导),进而我们推想DC-SIGN、DC-SIGNR在病毒的宫内传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病毒能否通过受体介导的方式侵入滋养层细胞?细胞表面该受体的存在是受体介导作用的基础条件,也是本实验关注的问题。本课题原代培养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观察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C-SIGN、DC-SIGNR人胎盘绒毛组织中定位以及在体外培养滋养层细胞上的表达;为进一步探讨宫内传播机制中的受体介导途径提供体外实验基础。主要方法及结论如下:1、取正常早孕孕妇绒毛组织,采用胰蛋白酶/Dnase酶序贯消化法消化分离细胞,以35%、45%两个Pcrcoll密度梯度离心及换孔的方法纯化细胞,置于高糖DMEM培养液+20%胎牛血清培养体系中,调整细胞密度为5×105/ml,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细胞存活率近95%。贴壁细胞形态多样,呈不规则多角形或卵圆形,胞浆透明,核大椭圆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近90%培养细胞的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有少数波形蛋白阳性细胞。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不同孕期正常胎盘绒毛组织及体外培养滋养层细胞上DC-SIGN、DC-SIGNR的表达。DC-SIGN主要表达于胎盘滋养层细胞和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核,胎盘Hofbauer细胞的胞膜;DC-SIGNR则主要表达于胎盘滋养层细胞、Hofbauer细胞及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膜及胞浆,在原代培养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中DC-SIGN、DC-SIGNR的表达与在体组织的表达一致。综上所述,我们建立了稳定的滋养层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并采用免疫组化法、RT-PCR、Western-Blot分别从分子水平和蛋白水平证实了DC-SIGN、DC-SIGNR在胎盘滋养层细胞中均有表达,并明确了其表达部位。这为我们研究滋养层细胞上受体介导的宫内感染机制提供了体外实验的细胞学基础。本项研究仅为一初步研究,二者是否可以介导病毒穿透胎盘屏障而感染胎儿尚需进一步验证及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