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经济活动(包括贸易、生产、金融活动)的跨国界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任何一国或地区只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进入新世纪,在我国加快中部地区崛起的呼声日益高涨,中部崛起问题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发挥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作用以促进中部崛起是中部地区每个国际贸易理论工作者必须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纵观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外贸在各国和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的过程,就是各国、各地区比较优势日益发挥作用的过程。然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两个有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本文将研究的竞争优势定义为“经济主体持续获得较多比较利益的动力和能力”,可见,比较优势并不一定能转化为竞争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有必要研究影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揭示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及其实现途径,为中部地区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创新上作探索。首先,笔者对比较优势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拓展,并认为由于传统、主流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均忽视了比较优势与获得比较利益的差异,因而现实中比较优势不一定能带来竞争优势。但是,随后通过韩国对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吸收与运用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结论:竞争优势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创造的。产业竞争力是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通过对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状况的实证考察,我们对中部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状况有了清楚了解。其后,本文运用经济学的有关前沿理论,以当代国际贸易实践为背景,沿着“转化”的基础因素——比较优势、“转化”的市场交易因素——交易效率、“转化”的可持续性因素——制度安排这一逻辑主线,采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中部地区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实现途径,并借以对中部外贸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应用研究。在分析影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基础上,笔者试图揭示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本文认为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交易效率是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实现“惊险一跳”的市场条件。产权明晰的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持续”获得“较多”比较利益的前提。因此,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是比较优势“升级”的可持续性,而比较优势提升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交易效率的提高,而交易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持续的制度创新。交易效率的考察即意味着构架了联系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座桥梁,使原有的相关理论的兼容性大为拓展,从而对国际经贸现实提供了更强的解释力,因而也就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最后,本文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建立的一套完整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标准为基础,综合中部地区的各种竞争力的实际状况,提出中部地区国际竞争力模型“新八要素模型”。并指出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外贸更快、更好的发展,并进一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持续的发展,中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着眼于竞争优势导向型的贸易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