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转移既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吸收了大量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吸收外资的目的从最初的解决资金双缺口问题到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技术溢出。但是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的实现是个很复杂的过程,它主要是通过竞争、关联效应、人力资本流动三种途径来实现,而其中人力资本流动是最重要也最容易控制影响的因素。这就是说当具有外资(或跨国)企业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的员工从原有企业跳槽到东道国内资企业或自建新企业时,这些人员会不由自主地使用其在外资(或跨国)企业获得的技术、技能或管理知识,从而提高内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进而影响东道国的技术水平,促进东道国经济的发展,从而产生了人力资本流动的溢出。因此,本文选取我国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人力资本流动作为研究点,理论分析人力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是否存在,在借鉴国外研究人力资本流动溢出效应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简单的实证模型探讨人力资本流动的溢出及其影响因素。从我国内外资企业技术水平差距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普遍高于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这也有力地证明了人力资本流动溢出效应产生的理论假设:外资企业通常具有高于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从外资企业流入国内企业的外国人力资本具有比本土企业人力资本更高的技术水平,他们的流入能够促进我国企业吸收外资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知识和技能等,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即能够产生人力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最后从实证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流入的国外人力资本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这与其他学者的结论相似。但是,人力资本流动的溢出效应的产生受我国受教育水平和行业薪酬水平影响,且人力资本流入不同性质的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私企)中,其产生的溢出效应明显不同。